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15082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方法指导】古今汉语中,差别最大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清人袁仁林说过“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运用无穷”。文言虚词数量虽远不如实词多,但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相当复杂且非常灵活,所以学生得分率一直很低。《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古文中的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
2、词用,毫无变化的保留到今天的,只是极少数。古汉语中许多虚词,我们在阅读时,都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找现代汉语中恰当的词语来解释。就是说,复习文言虚词,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一、抓住课本,有选择地背诵典型语句。要学好任何语言,必要的积累都是不可缺少的,课文中出现过或用得较少的词并非绝对不考,对一些不常见不常用的虚词义项而言,背诵例句是掌握它们的最好办法。例:(1)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不是代词,而是表测度的副词。)(2)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以”用作表示并列
3、或递进关系的连词)(3)(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也可译为“率领”、“带领”。)二、理清词性,强调语法 虚词有副、介、连、助、代、语气等多种种类,了解词性,了解其固定的语法功能和搭配习惯,对推断其用法、理解文句的含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最容易混淆的是副词、介词和连词,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副词,直接修饰动词或谓语,或强调程度,或说明时限,或限制范围,或表达语气,等等。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介词一般都要带宾语(有时可省去宾语
4、),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连词的语法功能就在于把词、短语、分句,乃至上下文,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关系,或并列、或承接、或递进、或修饰、或转折、或假设、或条件、或因果,必须理清前后关系,才能确知某一连词的作用。掌握这些词类得概念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它们常见的语法搭配。简单地说,副词一般修饰谓语动词,介词一般接有名词(短语),连词一般连接语法功能对等的两部分。副词、介词、连词有其固定的语法搭配,要明确用法,就一定要教会学生抓住标志,辨析词性。例:(1)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且”为副词,直接修饰谓语“尽”
5、,意在说明时限,相当于“将”、“将要”。)(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为介词,与“宾客”构成介宾短语,可译为“经过,通过。”)(3)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以”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动词“作”“贻”,可译为“来、用来”。) 三、多义比较,分类记忆。比较的目的在于探究其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以便于举一反三,提高识记效率。例如,“而”与“以”都可以作为连词来使用,“以”有五种语法关系,即并列、承接、递进、目的、因果、修饰关系。“而”作为连词的把“以”的五种语法关系都包容在内,只是“
6、而”多了一种表转折的关系。“于”作为介词和“乎”作为介词有很多相同点,“则”和“因”也有可互换的地方。例:(1)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例句句中的“而”和“以”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二者可以互换。(2)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例句中的“而”和“以”都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句中的“以”和“而”的用法更是一致。(3)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在这两个例句中,“
7、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以”却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了。四、注意变化,明辨用法复习中要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了解它和现代汉语中哪些用法类似。虚词意义的古今变化,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用法发生变化。如复音虚词“所以”,在现代汉语中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再如“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
8、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但另外的一种用法是“于+此”,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这种用法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例: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第二,有的完全消失。如用作发语词的“夫、盖”;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