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ID:38330787

大小:1.8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10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1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2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3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4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常见”:是以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2、“在文中”:①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判断②常见用法(相对在词典中的词条义而言)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文言虚词有三个特点:一是一词多类,如代词“之”就有代词、助词、动词等用法;二是一类多义,同样是作为代词的“之”,有时可作人称代词(我、你、他),也可作指示代词

2、(这、这个、这种);三是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教学目标: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以”的用法。通过学习为文言文整体阅读打下基础。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代词(又分两种情况)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⑵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⑶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⑷輮使之然也。(《劝学》)代人代物(之:我)(之:你)(之:他)(之:它)

3、⑸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⑴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2)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代事(之:代知识和道理)(二)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解释为“的”。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三)动词(译为“往”、“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

5、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的除外)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是谁之过与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指示代词,这2、结构助词,的3、取消句子独立性4、动词,往,到…去5、代词,我课堂练习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一)介词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对象、产生的原由等。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

6、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谭嗣同》)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复庵记》)5.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

7、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3.表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

8、祭十二郎文》)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