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

ID:4861372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6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1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2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3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4页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标本三上随课文识字的教学策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识字,主要包括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和转转盘识字;二是随文识字。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识字能力的增强,阅读水平的提高,三年级上册取消了集中识字,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形式。如何进行随文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段的识字提出了以下要求: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了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识字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为本,寓识于读,先学后教,

2、尽可能加强识读联系,使识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鼓励学生积极自学,主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字(词)义,随着课文阅读活动的进程对生字音、义、形的掌握逐步到位。一般不搞孤立的识字教学环节。为什么要以读为本,寓识于读呢?从语文学科课程的角度来看,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其直接目的是解决阅读问题;而阅读是智力开发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核心手段,阅读本身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识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识字教学应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就点出了“字”在文章写作中的基础作用。所以

3、阅读习作以识字为先决条件。而反过来,阅读习作对识字有促进和巩固的作用。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这样人为的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造成了识字与阅读分家,既影响了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这样学习有很多好处:第一,边读书,边识字,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义、形。第二,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第三,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

4、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从汉字语言规律来看,汉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由于每个汉字所含信息量大,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汉字是一个丰富的智能开发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识读结合能发挥汉字“音、义、形”特有的综合优势,建立起生字音、义、形的联系,立体识字。今天的小学生以学习现代汉语为主,而现代汉语是以词为构筑基础的,孤立识字要想真正掌握它的意义是非常困难的。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而真正做到“三识并用”,必须靠阅读来整合。

5、教学中把三个要素的教学配合进行,以视觉、听觉、动觉等的协同活动刺激大脑,建立音、义、形的联系,使三者相互沟通,即见形而知音义,闻音知义形,想义知音形,达到准确完整地感知,牢固地记忆的目的。就汉字的人文性而言,汉字融人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格教育,当识字与阅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的滋润性愈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识读结合符合儿童的心理规律,能激发识字兴趣,厚积文化底蕴。传统的识字教学不顾及儿童心理需求,脱离儿童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识字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认”字的过程,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教育的基石。“字画同源”

6、,汉字起源于图画,是音、义、形的结合体,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会意文字,具有猜读的可能性和联想的余地,有助于智商的提高及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形声字,会使人获得形象的、色彩的、声音的全息感受……就“个性人格”建构来说,它是激发情趣、颐养禀性、丰富情感、发展特长的途径。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下面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来谈谈基本的教学步骤:一、寓识于读通过朗读,读通全篇的文字,然后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进一步确定字音,再通过朗读来巩固字音。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

7、脱险记》。请小朋友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学习目标: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不难看出,以上4条学习目标,1、2、4条都与识字有关。目标真正体现了识读的结合,音、义、形的融合,识字、阅读一体化。我们再来看具体的操作。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16个。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汹嚷蛮警雾微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

8、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生:我认识“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