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09307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再思“数学与生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思“数学与生活”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一、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亲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节课,教师一开始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2、。使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课中极其成功地贯彻了数学新课标的精神。教师本着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能力这一信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与操作探究,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感受,而不是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做到了“授之以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但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也时时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在整节课中,教师只是不慌不忙地组织和点拨,使学生一
3、次又一次地“发现”新分数,认识新分数,感到分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一次次的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二、提供背景,促进学生自主交流、探索《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就是他们生活实际经验的延伸和升华。当每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学生们总会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与教学内容发生进行碰撞与构建,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模糊的,这就
4、造成当一学生用剪刀估摸着把圆形纸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两半的直观操作时,大多数的学生感觉到剪下的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在这里,教师不做直接、生硬的评价,而是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发现,为理解"平均分"做好了铺垫,从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现实社会里,学生储藏知识的多少已不在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考虑最多的不再是如何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而应该是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5、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根据学生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创设一种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现实情境,提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而数学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就基于此。而教师注重创设情境、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欲望,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