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7428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6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一年级新生并非犹如一张白纸,他们有6年的生活经验和3年的幼儿园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下面谈谈我在一年级新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联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学习能力等几方面数学能力培养的点滴体会。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起点。观察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
2、用教材的插图、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从小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如教学“数一数”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及挂图,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并把数同实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了数。再如,教学“比一比”这一课时,我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外,还布置课外的观察任务,并要求作简单记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内外。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往往对借
3、助语言传授的知识难于理解。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达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仿老师操作、仿课本图示操作、独立动手操作等,让动手操作伴随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理解和深化知识。如 “比一比”这课是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我就让学生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样采用实践操作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轻重的含义,意识到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再如,教学“分一分”时,我就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体会归类。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学生轻松愉
4、快地渡过了40分钟,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三、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刚入学的孩子,知识有限,理解能力差,借助联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且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联想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1—5的认识”时,由数想到物,让学生说一句表示数量的话,再由数想到画“O”,让学生画一画“O”来表示数3。又如教学“0的认识”时,由零联想到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0”表示。再如,由图联想到算式,“小白兔运南瓜图”,学生就会想到算式5+3=8 ,3+5
5、=8,8-3=5,8-5=3。运用联想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数和抽象算式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牢固。 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没有语言思维很难表现。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灵活的将经验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一年级儿童,正处于学说话的阶段,在教学中,可采用看实物练习说话,动手操作练习说话,观察插图练习说话,看数、看算式、看计算过程
6、练习说话等,鼓励学生会说话,说好话。我从孩子刚入学认数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抓住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特点,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说好每一句话。如教学“1—5的认识”时,学生在认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用“1”说一句话,如一支笔、一架飞机天空飞、一位老师讲故事等,其方法可以由教师先示范引导思路,再由学生想象,在生活中找到“1”的位置。通过说话,不仅进一步认识了“1”,更感到“1”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又如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时,有道看图问答题,“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是第几只?
7、”就应该引导和鼓励孩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完整,从下往上数,戴帽子的小猴是第四只,从上往下数,戴帽子的小猴是第2只。学生通过观察,把想与说、看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几和第几有了深刻的认识。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与老师交流。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是个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者。在合作小组的建立上,教师给小组进行明确责任
8、分工,指导学生给自己小组提出小组目标,实施措施;在小组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怎样协调小组成员的意见、分歧,怎样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教师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巡堂并参与讨论,把自己看成是合作小组中的一员,融入到学生合作学习中。如教学“认位置”后,我就让学生组成四人合作小组,让他们说一说自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