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65595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6
《让语文课堂教学洋溢和谐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语文课堂教学洋溢和谐美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一步一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教师们汲取着新课程的营养,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尊重学生的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学得多了;教师问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少了,鼓励多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了……于是,有了“语文究竟是什么?”的辩论,开始有了语文课“语文味”的回归。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呈现一种什么
2、样的状态呢?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进行再一次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构筑成了新语文教学的理想,是“语文味”的核心。它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点。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把握语文;从语言的这个基本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教学;着力于文章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来实施语文教学。因此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应该体现人与文和谐、师与生和谐、情与理和谐、思与悟和谐的美。那么怎样创设这样一种语文课堂呢?笔者就此浅谈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材美的人文内
3、涵 语文教学的改革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而文化熏陶正是现代语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所谓人文关怀,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表现为对人的发展、对人的心灵的关怀。教育手段越是高科技化,人文关怀越是显得迫切而重要。语文课本是学生发展语言受到人文熏陶的载体,语文的生命力和灵魂是语言的“美”。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文字的美,情感的美,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愉悦与共鸣,人格受到陶冶,心灵受到净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文章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受到这些精美的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价值判断、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这对学生人格和心灵的
4、积极影响,不是教师的空洞说教所能相比的。比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扣住重点词句通过以读引读,以教师配乐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秀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情感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从而感悟“静”、“清”、“绿”、“奇”、“秀”、“险”等文字的精妙所在,把桂林那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展现在每个孩子眼前。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教材,真正地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适当丰富和拓展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起到拓展视野,丰富积累的作用。新课标强调:课文既是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又是拓展阅读、扩大见闻、丰富积累、参与实践、启发思
5、维、培养语文能力的切入点。——这里强调了积累。再以《桂林山水》为例,课文介绍了桂林的山和水,其实桂林闻名于世的还有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琳琅满目。桂林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了两千多件石刻题记。学完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知识。如:“芬芳丹桂满山城,花市端宜赐今名”,“阳朔的骆驼过江河,桂林的骆驼地上卧”,“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二、使用个性化的课堂评价语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语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如果具有强烈
6、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就一定能够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1、评价语言要准确 准确而又得体的教学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度,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特别在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时,应尽可能地使用委婉的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案例:王菘舟老师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以“纹丝不动”引出了几个句子,当学生读出这几个句子时,王老师是这样评价的:1、你从
7、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读课文,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读出来,这才是真读书!2、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这次作战计划一旦落空,391高地这颗毒牙不拔掉,志愿军的战线还能往南推移吗?3、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语,才能够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从三个主面来评价学生找到的句子,使孩子的思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