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40110
大小:2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5
《《风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多形式、多层次读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开拓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文本,以品味重要词句来落实重点,理解主题;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教学对象分析】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鲁迅的文章,由于他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
2、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文本,以品味重要词句来落实重点,理解主题;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来启迪思考。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
3、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3、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2.体会作者的感情。3.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
4、放歌曲—“三月三”、“童年”): 同学们刚刚从童年走来,童年的生活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阴云,有误解,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二、鲁迅简介: 播放多媒体(鲁迅及作品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鲁迅。5三、检查预习的情况:读准下列字音:1.生字: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模样mú嫌恶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惊惶huáng瑟缩sè惩罚chéng虐杀nüè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堕duò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
5、dīng2.形近字:3.多音字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文朗读,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把握)2.学生自由读课文,探讨问题:(1)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具体写我粗暴地干涉弟弟玩风筝一事,是哪几个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教师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明确答案。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探讨问题:明确:1.2.53.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1.2.53.
6、4.5.5三、体验与拓展:1.你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有哪些感受?(从亲情、自我批判、社会批判、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来谈都可以。)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四、布置作业: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那么还有哪些行为是人的天性呢?请大家课后收集有关天性的名言。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