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发声方法.doc

歌唱的发声方法.doc

ID:48533574

大小: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5

歌唱的发声方法.doc_第1页
歌唱的发声方法.doc_第2页
歌唱的发声方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歌唱的发声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歌唱和说话的重要工具是人的发声器官,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发声和掌握歌唱技能与技巧。首先应了解发声器官的构成、少年的音域声区、变声特点和嗓子保健、发声练习法等。第一,发声器官简介及其功能1、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腹肌、横隔膜。2、发声器官:喉头、声带等。3、声音调节器官: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鸣腔。4、咬字、吐字器官:唇、齿、舌、上腭、下腭等。上述所说的各发声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而且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有机发声器官系统。在歌唱时,如能正确的控制和运用这些发声器官,声音就会清晰、动听、悦耳。第二,小学生的音域及声区小学生能演唱的声音,从最低

2、到最高音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小学生的音域,其总音域一般是从小学1组的a到小学2组的c。小学生的声区是指他们的总音域按不同共鸣腔发声,音色特点分成高、中低三个声区,中声区也叫混合声区,是小学生原来有的自然基础音。从小学1组d到小学1组的a,这几个音容易发出比较优美动听的声音,因此也称自然声区。因为在低高两个音区中间,具有混合音色,故被称为混声区,低声区是从小学组a到小学1组的d,高声区则从小学1组的a到小学2组的c。在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我们在选择歌曲时,要尽量适于小学生的音域及声区,发声练习时更应如此,不要过低,过低会使学生的声音容易疲劳,也不应过度,过高易使学生的声音造成沙哑、发炎等

3、病变。1、发声和歌唱时,要在学生能够自然唱出的实际音域范围之内,最好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暂不要求扩展音域和增大音量训练。不要大喊大叫,乱用噪子。2、对于声带嘶哑、充血、水肿、发炎甚至失声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并给予关照,指导他们听唱或欣赏,对严重的要请医生及时检查医治。第四、发声练习的要求和方法发声练习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小学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唱得正确、熟练、每支练声曲应注意难易程度,一般应当由浅入深,每支练声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须按要求去做,同时要纠正学生

4、经常发生的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毛病,不断给予引导及纠正,还要加以说明讲解。四、歌唱吐字、咬字方法咬字就是按规范化的发音方法,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吐字就是找准韵母的主要母音,按照“小声”的口形加以延长并注意归韵,总之,要按字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发音方法去咬字、吐字,这样才能把歌词唱得清清楚楚,一点不能含混。除此之外,要注意那些常有的地方口音,教师应给于纠正,加强标准话的练习及推广。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个别示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练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上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这样才算完成学习的全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