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32704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5
《如何做好中考课外文言文翻译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做好中考课外文言文翻译题文言文翻译题在中考阅读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做好这类题必须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准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正确把握为保证,因此文言文翻译属于综合性很强的题型。 中考课外文言文翻译题因为考课外、考能力,而且老师提供了名目繁多的资料,许多同学只得在题海中苦游。甚至认为课本已无价值。课本真的已无价值?我不认同。我认为中考题与课内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体现在文言文上。如何合理运用课本进行中考备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就文言文翻译题阐述拙见。一、积累课内知识 合理
2、运用课本,当然不是重新讲解课文内容,而是由学生自己积累课内知识,老师从旁指导。积累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活用方法、特殊句式、文中字句。这四个内容与中考题关系最为密切。积累主要通过归纳和朗读来完成。归纳可单用一本笔记本从头开始,也可梳理原有笔记,也可充分利用课外资料,一定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例子典型。而朗读则利用早读、午读的时间,熟读规律例句与重要文段,背诵重要句子。 1、积累一词多义。这是直译的关键。文言文翻译大多按字给分,如果重要字词翻译正确,一般都得满分,所以应积累词语的义项,不论实词,虚
3、词。新教材的很多古文后面都有此类的归纳,建议考生用专门的笔记本,把它们摘录下来,每一个义项后面附上一个课文中的句子,当然,应是重要的句子(用要求背诵的文句可一举两得)。如:安——[哪里]项王曰:“沛公安在?”。另外记录下老师讲授的、自己归纳的知识,形成系统。考生应注意的是:不仅要记住常用义项,更重要的是熟记典型例句。 2、积累活用方法。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才会产生,只能通过句子去把握。因此,掌握使文言词语临时改变语法功能和词义的语言规律,显得格外重要。但单记规律效果不佳,如果联系
4、课内语句,特别是背诵篇目内的文句,可事半功倍,一箭双雕。例如:名词用作动词,有一种情况是两个名词连用,中间缺少动词,这时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用。在这条规律后面附上“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封侯)(《触龙说赵太后》)。 3、积累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变式句。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变式句,它在考试中出现的次数最多,2002年的“其李将军之谓也?”便是证明。这也是难度最大、方法最缺的句式。考生亦可用分门别类的方法,附上课内语句作例。例如: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5、。“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石钟山记》)。 4、积累文中词句。背诵已不再是早读、午读唯一的内容。因为会考备考已复习过几轮,绝大多数要求熟记的都已在考生头脑中,所以此时可以加入文言文的熟读。不必背诵的课文要读,重要词语的注释要读,文言规律与例句也要读。读熟了,也可生巧。除朗读外,还要翻译,不借助参考书,把课内所有的文言文从头到尾翻译(可参看课内注释),不可偷工减料,此法虽较呆板,但对巩固基础大有帮助。课外文段的阅读不可缺少,课内文段的翻译也不能忽略。二、把握解题技巧 知识是活的,题目会变的
6、,光有扎实的基础还不够,必须掌握技巧,情况不同,灵活处理。下面分避开误区、掌握方法两点进行论述。 (一)避开误区 1、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变化。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例:思厥先祖父(《六国论》),句中的“祖父”不可照抄,而应译为“祖辈与父辈”。 2、照抄关键词语。以为有的词语不必翻译,直接照抄即可得分。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
7、”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正确。 3、盲目化单为双。不考虑活用情况,只把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例: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译为:一定要巩固它的根本,这个译句忽略了“固”的用法,该字应译为:使……稳固,而不是“巩固”。 4、不加省略成分。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特别是主语。例: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愚溪诗序》),应译为:我在愚溪之上,购买小丘,这就是愚丘。 5、保留原有句式。在古代
8、汉语中,有一种现今不常见的句子,这就是倒装句,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奏国的,没有找到。这个句子翻译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二)掌握方法1、基本原则 衡量文言文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原文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