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教案(20111126).doc

夜归鹿门教案(20111126).doc

ID:48526961

大小:4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5

夜归鹿门教案(20111126).doc_第1页
夜归鹿门教案(20111126).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教案(20111126).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归鹿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诵读,了解诗歌情感,并背诵。  3、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然孟浩的“隐逸超脱”的情感  2、诗歌宁静清幽的艺术境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孟浩然的生平,结合课文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

2、难点】理解文中的引文和引诗,感受孟浩然巨大的人格魅力。【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备注、补充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见课件)二、知人论世,学生填写作者名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三、齐读课文,指名试译诗句。(课件补充)四、置身诗境,再读课文并讨论:1、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找出两个场景中的意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黄昏江景图:钟声渡头月归山景图:月亮烟树岩扉松径)2、诗歌描绘了哪两幅画面?通过景物特点进行分析,得出诗歌意境。(一)黄昏江景图:钟声——悠然——山寺的超然僻静渡头——嘈杂

3、——世俗的杂乱喧嚣(二)月夜山景图烟树——树影朦胧夜月——皎洁清冷静景岩扉——幽深僻静松径——清幽寂寥寂静23、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世俗的喧嚣世人回家——归心似箭钟声的悠然我归鹿门——潇洒超脱两种归途两种选择——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4、诗中所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什么?诗歌中所写夜归: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小结: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 ”,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

4、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五、小结鉴赏方法:反复诵读——抓住意象——联想、想象——进入意境——缘景明情分析“意境”型,诗歌鉴赏规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分析思路:景境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主要景物。(意象)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一个双

5、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谈。拓展练习: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见课件)六、试背诵课文七、完成《学法大视野》上相关练习教学反思: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