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 教案

夜归鹿门歌 教案

ID:39638779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8

夜归鹿门歌 教案_第1页
夜归鹿门歌 教案_第2页
夜归鹿门歌 教案_第3页
夜归鹿门歌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及诗作风格。2、朗读品味流转自如的韵律感。3、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探究意境。4、感受诗人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唐玄宗开元十三年,李白乘船从蜀地沿长江东下,一路观光揽胜。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由此李白留下了一首传世名作。《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为同时代著名诗人崇拜和赞美孟浩然的诗品和

2、人格,实属难得。是什么原因使“诗仙”对孟浩然如此钦佩及至歆慕呢?二、了解作者,自主学习1、制作孟浩然名片姓名孟浩然,人称孟襄阳简历一生怀才不遇,布衣终身成就著有《孟浩然集》名篇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其诗风质朴明快,清新自然评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42、孟浩然轶事年轻时,孟浩然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孟浩然曾与张九龄、王昌龄等结交,终未入仕途。曾写下《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

3、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3、解题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三、赏析诗歌1、诗作的内容以什么为顺序展开?答案: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2、描绘了哪些意象,分别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答案:黄昏江景图钟声渡头

4、月夜山景图月亮烟树岩扉松径3、赏析黄昏江景图--渔梁争渡图(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用第一人称,描绘诗歌中的场景。探究一:对“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争”字写得好。“争”为“争夺”之意。“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我们仿佛看见江边景: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江边有小贩的叫卖;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江边有……探究二:别人争渡,诗人呢?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表现他潇洒超脱的襟怀。思考:钟声、渡头这两个景物有何特点?答案:黄昏时候

5、,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特点:钟声悠然,渡头人声嘈杂。山寺的超然僻静世俗的杂乱喧嚣(2)从诗歌看,渡头上喧闹的人们,俗世的众生在傍晚忙于做什么?我在做什么?“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渡头上喧闹的人们傍晚回家,归心似箭。在钟声的悠然里,我归鹿门,潇洒超脱。(3)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对比,同是乘舟,两个方向,两种归途、两种选择,殊途异志,两相对照展现出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4、赏析月

6、夜山景图---鹿门隐居图(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展开联想和想象,山中有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山中有悠然的钟声;山中有朦胧的月光;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特点:烟树、树影朦胧,夜月、皎洁清冷,岩扉、幽深僻静,松径、清幽寂寥。描绘了一幅幽清寂静的山中夜景。探究一:第八句中的”惟“字可否换成”还“字?请简述理由。“惟”字不能换成“还”字。“惟”为“单单;只”之意。用“惟”字突出描绘了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7、隐逸超脱的情趣,还感受到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诗人仕进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用“还”字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介绍作者: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王维、李白、王昌龄虽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2)哪些词语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