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467915
大小:34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18
《西江月遣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江月·遣兴辛弃疾我所知道的辛弃疾小组讨论:1、辛弃疾其人:2、辛弃疾其词:辛弃疾-基本资料姓名:辛弃疾生卒:1140-1207描述:字___,号______。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_____(朝代)著名____。是继苏轼之后又一位伟大的“____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并号称“___”,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______》。1、辛弃疾其人:幼安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苏辛豪放稼轩长短句辛弃疾的瓢泉岁月1161年,辛弃疾自22岁率领2000多家乡父老兄弟起义抗金,便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
2、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他中年却屡屡蒙受谗劾,赋闲20年,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瓢泉,是这位爱国词人南渡后的最后归宿地。2、辛弃疾其词: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清
3、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但这类词作,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悲愤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与生活的闲适而谈化。这只是一时的忘情,也是悲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世事沧桑,积蓄了太多太深的苦闷,深知人生的无奈,才“欲说还休”。他只能在恬静的田园乡村中为自己的感情寻找寄寓,抚
4、慰饱受创伤的心灵,这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个平庸苟且的社会中的不得已的选择。理解这一点,才能明白辛弃疾写这一类词时真正的心态。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小组内讨论翻译:上阕:作者愁还是不愁?如果愁,那么他愁什么?下阕:作者到底醉得怎么样?何以见得?小组讨论:这首词上片前两句写饮酒,后两句写读书。借酒浇愁书无是处愁苦不堪上片分析这首词下片更具体写醉酒的神态。“松边醉倒”,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四句不仅写出惟妙惟肖的
5、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仅仅二十五个字,构成了剧本的片段:这里有对话,有动作,有神情,又有性格的刻划。小令词写出这样丰富的内容,是从来少见的。下片分析借酒浇愁书无是处愁苦不堪问松推松孤寂刚毅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沙场秋点兵问:全诗的词眼是哪
6、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全词三见“醉”字,可见它的重要,是全词的词眼。诗人壮志难酬,只能借酒浇愁,“醉”字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明确:此词看上去都是作者的醉语醉态,实际词人是清醒的,昏醉欲倒的是最高统治者和把持朝廷的投降派。词人在这里借醉写自己独立的人格。高傲的品行和抗金复国壮志难酬的无比愤懑。表现手法上,词作拟人化和问答体的写法,幽默诙谐,风趣横生。此词的“醉”等同于生活中的“醉酒”吗?对此你作何理解?1、小组内搜集整理古诗词中关于酒醉与愁绪的诗句,并按一定标准归类。归类标
7、准提示:如作者、心情2、从所搜集诗句中选二三例,从修辞、语言等角度赏析其妙处。拓展延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