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

ID:48363271

大小:8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_第1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_第2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_第3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_第4页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策略平安学校胡秀华课标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这就耍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或是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脱离语言环境单打零敲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思路、文学艺术模糊不清,使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使语文教学陷入枯燥、机械的境地。纵然再多记几个词语,多做几道题,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能有什么帮助呢?徒增负担而已。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教材研究,根据整体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规

2、律。从整体着眼,梳理教材,优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让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感知。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或是其它体裁的文章,读者首先是被整个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形象的魅力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他获得的是对整个作品的总体感知。整体性原理运用到阅读中,就是始终把阅读材料当作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获取对整篇文章的总体印象,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新的语文教材每册都有五、六十篇课文,许多课文都有很长的篇幅。在教学中,我和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内容多、课时紧。一篇课文上下来总留下不少遗憾,还为一些想讲來不及讲,想练来不及练的内容而懊丧。尤其是上贯了老教材的教师刚刚

3、接手新教材,更是手忙脚乱,急于应付。其实,教材屮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重点内容,重点段落。我们要加强对教材研究,根据整体性原则,从整体着眼,梳理教材,优化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课文总体结构入手,总揽全文。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不仅语言精美而且主要段落结构相仿。如《风姑娘送信》、《小兔和大树的对话》、《从现在开始》、《小猪问路》、《海上气象员》、《蜗牛学艺》等等。这类文章在一、二年级教材中最常见。对这类课文,我们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全文、精巧设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纵览全文、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小兔和大树的对话》的主体内容是讲小兔和枫树、桦树、松树的对话。每

4、次对话内容在文章结构上相似。老师据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兔分别问了什么话?用直线划出来。然后让学生再读读枫树、桦树、松树回答的话,加以理解体会、发散质疑。二、从课题的题眼入手,统领全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被人称为“题眼”,它往往是人们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这类课文,文章的重点非常突出,教学时;可以抓住题眼精心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手术台就是阵地》抓住题口设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神秘的小岛》可以抓住“神秘”设问:为什么说格雷海姆岛是个“神秘”的岛?《老师领进门》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

5、门?是怎样领进的?《珍贵的教科书》可以紧扣“珍贵”一词来提问:教科书“珍贵”在哪里?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深刻。这类课文在三四五年级的教材里比比皆是。如《生命最后的要求》、《人自然的秘密》、《一次特别的作业》、《神奇的机器人》等等。1、如万航渡路小学吴蓿蓉老师上的一年级(下)《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从课题的题眼入手进行教学。不管是课文引入,还是课文学习,都紧紧抓住课题屮的题眼“奇怪”。课一开始老师提问:孩子们,生活中有许多奇怪的现象。你看到些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说了许多生活屮奇怪的现象(2分42秒

6、一一3分50秒。在课文教学屮,吴老师始终抓住“奇怪”來设计、安排。吴老师将科学家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抛给学生,问他们:这是为什么?由此进入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反复读、反复问、反复说。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深刻(4分50秒——11分11秒。2、随文阅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很普遍、很管用的方法。这既可以在阅读教学屮识记字形、理解意义,又通过识字理解帮助阅读。在闵行区实验小学倪明娅老师和宝山区第一屮心小学马丽老师上的一年级(下)《诸葛亮和皮鞋匠》中,学习、理解“发愁”一词,可谓是借助语言环境,学习新词,反过来乂加深理解课文的典型案例。前者在教学

7、“发愁”时,老师让学生说说自C理解的基础上,看看课文是说谁发愁了,为什么发愁?然后让学生读第一、二节内容,用“诸葛亮发愁了,是因为()”的句式说出诸葛亮发愁的原因。从而准确地理解了“发愁”的意思。后考马老师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架木桥、用木筏过江为什么不成功。然后老师接着说「'眼看敌人越追越远,诸葛亮真是……”学生有的说焦急,有的说着急,有的说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老师说,因为想不到办法,心里着急就是"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