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doc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doc

ID:48354179

大小:49.7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0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doc_第1页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    汉族民间舞蹈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传统文化的继承    秦汉、唐宋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两个高峰璀璨夺目的汉文化不仅表现在诗词书画方面在民间舞蹈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有关也与帝王的出身和对民间舞蹈的爱好以及采取的措施不无关系汉代刘邦出身农家受儒家文化影响小更喜爱民间楚歌、楚舞等他的“大风歌”“鸿鸽歌”都属楚歌其妾戚夫人更善楚歌舞秦代和西汉管理民间歌舞的国家机构称“乐府”东汉称“黄门鼓吹署”

2、专门收集各地的民间歌舞加工改编后供宫中享乐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唐、宋两代还广泛吸收少数民族的乐舞精华使舞蹈艺术达到历史的顶峰随着宫廷乐舞的提高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中仍有流传或其变异与发展明代兴起的“俗文学”更促进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通过灯节、庙会使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得到继承并更具艺术特色    2佛、道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与道教是汉族中信奉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两种宗教道教是在中国成长在吸收古代巫术文化和汉、唐文化中逐渐形成其本身无歌舞但通过民间舞蹈在宗教活动中弘

3、扬教义以歌舞渲染了宗教文化的色彩汉族民间舞蹈在组织活动上与道教有关形式也表现道教故事如“八仙庆寿”“吕洞宾戏牡丹”与佛教有关的民间舞蹈也不少如“跳和合”“大头和尚逗柳翠”“十八罗汉斗大鹏”等在民间舞蹈中出现还佛、道两家相同或近似的舞蹈如铙钹舞宋代以后儒教渗入佛、道之中形成以儒教思想为中心三教合一的格局反映出中国人文文化的特殊性和汉文化的兼容性    3地域文化的色彩    古代文化是沿水域流传的同一种舞蹈形式会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时期汉族分成南、北两地而居民间舞蹈上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在汉族由西北向

4、东南扩展中各地汉族的民间舞蹈更是纷繁多彩、各有所长、地域色彩浓郁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纤巧秀丽北方粗旷豪放伴奏上:南方多丝弦北方多鼓吹乐形式上:南方偏小型、轻巧北方多强调场面隆重、壮观宋明以后南方喜欢各式各样的灯舞北方道具舞形式多杂技性强同一种汉族民间舞蹈也可看出南、北方及地区艺术特色也会有不同的名称反映不同的侧重不同和习俗如霸王鞭(北方)与打莲湘(南方)就是同一形式的两种叫法前者重舞不一定唱后者多和唱结合又如龙舞叫龙灯高跷在江西叫高跷灯南方往往也有北方色彩的舞蹈北方舞蹈中

5、也常有南方风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