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9 枣核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9枣核教学目标:1.透过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友人热爱故土的深情,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2.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突出主旨的精巧构思.教学重难点: 以枣核为线索构思全篇,突出主旨的精巧构思.教学课时:1课时 一、直接导入.明确我们的学习活动:1.赏读语言,咀嚼友人深情;2.梳理思路,体会构思之妙:3.学习围绕线索组织材料,表达真情实感.二、放声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注意下列词语:蹊(qī)跷(qiāo)掐(qiā)指一算殷(yīn)切调(t
2、iáo)皮嫣(yān)红山坳(ào)拐(guǎi)掀(xiān)启精致匀(yún)称感慨(kǎi)良深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成家立业踏访不约而同泛舟国籍思考交流:1.读完全文,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作者的一位故友托他从家乡给他带几颗枣核的故事.【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2.这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在他的哪些言行中?明确:思乡的心理活动:1、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
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老人的思乡之情.思乡的行动:这位老人亲手栽垂杨柳、种睡莲、堆叠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三、赏读语言,咀嚼友人深情:1.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文中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外,还有更多的词也表达出了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老师先举一例分析,再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找找,并作些简单的赏析.
4、例如: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明确:“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①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明确:“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②这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明
5、确:“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③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理解游子的心境了.明确: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引导:想象描述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2.同窗的
6、言行真实、生动、细腻,它们起伏于文中,生动地表现了同窗思乡爱国之情的真切.请大家自由选读我们刚才交流的精彩句段,读出深情.让我们一起来诵读第七节,同窗京腔京味的倾诉,注意段末的四个“想”,要读出痴情,读出情味.3.结尾的理解:点明老华侨思乡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4.教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赏读和咀嚼,我们体会到:朴实的话语,只要饱含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人.我们说话作文时就应该用这些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来表达中心. 三、梳理思路,体会行文构思之妙:1.既然这么多的言行都
7、能表达老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文章却【语文S版】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为题?(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明确:索要急切,不明用途.一设悬念;如获至宝,不宣用途.再设悬念.作用:吊起读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胜. 2.教师小结:枣核是本文的叙事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更是一条凝聚这乡情的感情线索,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但在文中却起到了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
8、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情. 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写法: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以枣核这一事物为线索,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四、联读拓展,布置作业:记事写人的文章,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容易成为一盘散沙.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以事物为线索的文章?明确:如《繁星》《皇帝的新装》《柳叶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