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17533
大小:20.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3
《第一集海南 - 副本.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集海南一、琼州海峡的成因海南岛原本是内陆的一部分,6000万年前地壳运动让部分陆地下陷,海水淹没了这里,形成了古琼州海峡。二、马鞍岭火山的形态和类型马鞍岭火山可以一直沿着火山缺口走到69米深的底部(火山口常呈漏斗状)。大概在13000年前,马鞍岭火山完成了最后一次喷发,随后陷入沉寂,但不能小看它的威力,它属于休眠火山,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醒来。三、火车轮渡琼州海峡火车轮渡是我国第一条跨海火车轮渡线。火车轮渡运输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不必像轮船运输那样在码头上倒装货物,避免了货物的破损、污染、丢失,节省了装卸费用;二是火车车
2、厢直接上船,无需建设大规模的码头装卸设备,从而节省了建设资金;三是在港口的作业时间短,加速了车船周转和货物传送,可大大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四、海口的交通区位海口是海南岛离内陆最近的城市,90%的进出口货物都在海口中转。全岛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在这里入海,可以河海联运。五、骑楼骑楼是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地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降水丰富,骑楼可以阻挡风雨,和烈日照射。六、下南洋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明末到清末,国内战乱
3、不断,福建、广东一带人多地少、民不聊生,老百姓一批批地到东南亚谋生,1935年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七、海南经济特区及人口迁移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重要最大的经济特区。自由和梦想,激励10万闯海人横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这座充满可能的岛屿(经济因素引起人口迁移)。八、临高风力发电项目位于临高县临高角北面海域,是海南核准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临高风力发电场位于沿海且地处岬角,风受到的摩擦力小,大风日多,风力强。九、灯塔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如海岸线的岬角位置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兵马角、木兰头、临高角灯塔均位
4、于岬角位置。十、椰树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十一、红树林红树林是最好的海岸卫士。当台风来袭,它消解了风浪的力量,保护着身后的农田和村庄。十二、滩涂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滩涂是水产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十三、南湾猕猴南湾猕猴个头较小,小个头更容易散热,这是它们为了适应炎热的海岛气候,在进化过程中做出的改变。十四、蜈支洲岛潜水条件蜈支洲岛附近海域拥有极为透彻的海域,海水的能见度有时可以达到20多米。十五、尖峰岭尖峰岭地区目前尚保
5、存了中国整片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森林。尖峰岭主峰1412米,林区最低海拔仅200米,千余米高差的复杂地形,形成了七种植物生态体系,拥有维管植物2800多种,动物4300多种(含昆虫),被誉为"热带北缘的天然物种基因库"。是科学考察、山地探险、军事野营的胜地。十六、船型屋屋顶边缘尽可能向外探出,既可遮阳又可挡雨,十分适合海南炎热多雨的天气。十七、牙胡梯田牙胡梯田是黎族居民在五指山区对地形的改造。海南气候湿热,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节正是端午前后。十八、地形与河流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四,从中部山区发源的四条大河,分别流向岛
6、屿的四个方向,呈现放射状。十九、万泉河的富饶和灾害万泉河冲积出一片片沃土,造就出海南最大的粮仓。得益于河流的滋养,这里成为仅次于海南北部的人口稠密区。但海南东部位于台风走廊的入口,一年要接受台风两三次正面袭击。二十、儋州盐田村与莺歌海盐场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地处夏季风背风坡,多晴天,蒸发旺盛;属泥质海滩,利于晒盐;且这里的海水盐度高,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二十一、光热与农业阳光和温度是最好的加速器。热带气候让海南的植物飞速生长。在内地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需要8-10年,在这里周期节省了3-5年。二十二、环岛高铁海南岛中部高四
7、周低,人们多数生活在靠近岛屿边缘的平原上,沿着最外围的平原,海南建立了环岛交通系统。二十三、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文昌拥有中国最近赤道的航天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可以更轻松地进入轨道。二十四、大洲岛大洲岛的两侧一面波涛汹涌,一面风平浪静,这是航海者梦寐以求的天然良港。二十五、珊瑚岛西沙群岛的岛屿大部分由珊瑚虫的遗体堆积而成。在新陈代谢中,珊瑚虫会分泌石灰质,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它们聚居在一起,一代代生长繁衍。石灰质不断压实粘合,就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珊瑚礁。二十六、蓝洞这是一种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奇观。冰川融化化,海水灌满了曾经的溶洞,形成了一
8、个蓝色的深渊。到了间冰期,海平面逐渐上升达到目前高度,淹没了这些溶洞,就形成了蓝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