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中复习 (2).doc

地理期中复习 (2).doc

ID:48215490

大小:2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23

地理期中复习 (2).doc_第1页
地理期中复习 (2).doc_第2页
地理期中复习 (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期中复习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14.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温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山东半岛B.江南地区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地貌类型与Ⅰ、Ⅱ、Ⅲ地对应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简要说明造成Ⅰ、Ⅱ、Ⅲ三地地貌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请你为Ⅰ、Ⅱ、Ⅲ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5.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

2、名称是________。(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来源:Z_xx_k.Com]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河流

3、③和⑤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5.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来源:Zxxk.Com](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

4、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27.图1为“阿尔卑斯山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12分)(1)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反映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其中甲气候区对应自然带的名称是,乙气候类型是。(4分)(2)③处气候符合(地带性/非地带性)分异

5、规律。它的形成主要受因素影响。(2分)(3)图1中①②自然带分别表示________。(2分)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4)说明丙处的植被类型及具有怎样的特征以适应当地的气候。(4分)14(1)A(2)②③① Ⅰ地位于河流上游,属低山丘陵地形,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型谷;Ⅱ、Ⅲ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分别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3)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建设水源林),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种植业)

6、,滩涂和海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山地、丘陵地区应关注植被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平原地区应合理灌溉,避免造成土地盐渍化;河口地区应注意地下水的抽取,以防出现海水倒灌,地下水质恶化。15(1)陡崖(2)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3)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4)③ 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⑤ 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15(1)A (2)D (3)秦岭(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

7、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草原带。27.(12分)(1)从沿海向内陆水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4分)(2)非地带性地形(2分)(3)C(2分)(4)该处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叶片常绿、坚硬,表面有蜡,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以适应当地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的特点。(4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