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理期中复习总结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本第2页(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六章)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於半球;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北温帶;从海陆西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也社山脉土耳其毎峡与A欧洲接壤,西南以C苏伊士运河与B莊洲为界;东临E丈乎洋,南临F切度洋,北临G北冰洋。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卫龙的洲,也是世界上跨30・60*W120*W180・杀亙距离最长的一个洲。•课本第7、8页X乌拉尔山;B昆仑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其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河流:D恒河印度的母亲河,
2、E长江;F叶尼塞河。湖泊:⑦虽海是世界]大的湖泊;⑧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7K湖。高原:H蒙古高原;G青藏高原,是世界上】①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②东北平原;半岛、岛屿:③中南半岛⑥磁半岛;=J⑤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课本第10页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③苏门答腊岛;⑨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很大河流受地势影响,呈状流向周边海洋。②地中海气候⑤热带季风气篠;⑥亚热带季风气候;⑦带季风气快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最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3、;降水最少的是一热带沙漠气候;最北面主要⑧温带大陆性气橡⑨高原山地气篠;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范围最大为寒带气候。3.亚洲心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日本•课本第14—19页(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七章)D此图表示的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1・图中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为海洋:①日本海②太平洋③瀨户内海A北海道岛B本州岛九州岛C四国岛3.该国的首都是东克,主要是以大和民族为2.填出下列岛屿名称:主体;该国的地形以zZ/地、丘
4、陵対主。④是本国的最高山富士7Z/,是一座话火山,该国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4.该国经济十分发达,主要发展加工贸易经济,经济发达的优势有海运发达、劳动力充足、技术先进。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户内海沿岸。东南亚•课本第22—28页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空前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凰、纵列分布的特点。2•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①老挝(国家),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②—内比都(首都);③泥公河(河流);④
5、热带雨林(气候);⑤马来半岛;⑥是苏门答腊岛岛,其所在的国家止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因为火山众多,有“火山之国之称,也因为岛屿众多,所以有“千岛之”之称。3.⑤和⑥之间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沟通了磁洋和丈乎洋,因为它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亲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为地,所以在世界海洋交通运输上非常重要,对于东亚国家来说,有“海上生命线"之称。4.本地区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盛(粮食作物),也使其成为世界上戲狡、蕉麻、椰子、棕油的最大产地。(3)请列举本地区(3〜4个)旅游胜地缅甸仰光大金塔、印
6、度尼西亚婆罗浮图、柬埔寨吴哥窟、越南下龙湾。印度•课本第30--36页1•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的国家•其地形特点是:北部喜马拉雅山吐脉),中部恒河平贰南部德干高原・2•国家:A巴基斯坦B尼泊尔C孟加拉'D斯里兰卡海域:E阿拉伯海F孟加拉湾3•城市:首都①浙爾②孟买③加尔各答④是被称为“亚洲硅谷”的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4.印度因为发达的服务外包产业,被形象的称为“世界办公室•课本33页⑴图A中的箭头表示的是菇於(方向)风,称为东北季风。图B中的箭头表示的是型臺(方向)风,称为西南季风。印度水旱灾害
7、频繁发生,主要是与西葫季风有关,其与水旱灾害的关系是:旱灾是因为该风②③⑤;水灾是因为该风①④⑥;(将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①来得早⑥风力强盛②来得晚③退得早④退得晚⑤风力不足(2)虽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但自从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已基本实现自给,小麦和咖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俄罗斯•课本第37--42页此图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欧两洲,历来被公认为塑洲国家,以邈莹尢翹气候为主1・濒临的海洋:B新西伯利亚工业区①北冰洋②太平洋2.工业区:X莫斯科工业区矿产地:C库尔斯克铁矿D秋明油田3.铁路④:西伯利亚大
8、铁路,湖泊⑤:里海河流③:伏尔加河,被誉为“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通过运河,该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被称为“五海通航”。4.重要港口:E.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F・圣彼得堡是重要港口和全国第二大城市;G.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歲)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5在下表中自西向东填写出俄罗斯的四个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界线地形区分界线地形区分界线地形区分界线地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