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

ID:48172452

大小:521.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1-17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_第1页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_第2页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_第3页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_第4页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仁者爱人上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仁者爱人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解字》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仁者“仁”字人旁加个二字,为什么不加一呢?加二就是两个人,一个人你只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够了(自处),两个人你除了管好自己做好自己外,还要管另外一个人,那就产生了关系,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处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是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使关系变得和谐的方法。你自处好了,处人处好了,就是仁者了。——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前四则,注意重点字。思考:“仁”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一些?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2、,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1、你怎样理解“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这一排列顺序?2、名家的解读,我的解读北大教授李零是这样解读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你的看法是什么?“弟子”,指乡里的子弟或学生,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仿父子关系,学生把老师当爸爸,老师把学生当儿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有“师父”一类叫法。师父的师父,是“祖师爷”。后世,师道尊严,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当老师的要给学生找工作,得意门生,连媳妇都包办,当学生的也要尽弟子之劳,弘扬师教,捍卫师说,光大

3、师门,义不容辞,就像我生活过的农村,当爹的要给儿子盖房娶妻,当儿的要给老人担水拾柴、准备棺材。现如今的学校,有培养子弟兵说,术语叫“组建学术梯队”,里面就有这种父慈子孝。北大门户深,老师是大树。我从社科院到北大,对此深有体会。师道尊严要讲,但这种关系不好。老师不是爸爸,学生不是儿子。“谨”,是寡言。“泛爱众而亲仁”,“众”指民,“仁”读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是动词,这里指行事为人,它是践行道德,而不是道德本身。“行”是相对于“学”。道德好了,还有余力,干什么?孔子说,“学文”。“文”是什

4、么?是文化,特别是与礼乐有关的人文学术,古人也叫“文学”。孔子强调,提高道德修养之后,还要提高文化修养。第一,别当坏蛋。第二,别当笨蛋。即先当好人,再当知书达理的人。(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

5、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6.30)从本章中可见,孔子认为达到“仁”的标准高不高?孔子为人们指明了一条怎样的求“仁”的路径?如何达到“仁”,孔子给大家指明了一条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近取譬”做到这些,就找到了实现“仁”的途径。【原文】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

6、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注释】(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理解与认识,应包括层面:一是主观层面:自己要站得稳,同时要使别人也能站得稳,这是一个可贵的精神境界;二是客观事实的层面,“己达”与“达人”实际反映的是孔子对人生事业的要求,不仅个人事业畅达,而且能让别人与自己一起事业通达。从这段话展开联想,其实人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总是以我们自以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殊不知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因为自以为好的不见得别人也

7、以为好。其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以真正要对别人好,要以别人觉得好的方式。心得:己之所欲,勿强于人。从这几节看,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于丹1.言为心声,子路和颜渊的话语表现了两人怎样的个性特征?你怎

8、样看待这三个人的志向?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师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别。子路是侠士,豪侠义气,义胆忠肠,喜善好施,乐以助人,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是仁人,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不施劳于人。孔子是“圣人”。圣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