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黄酮-1.ppt

第五章 黄酮-1.ppt

ID:48147699

大小:637.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1-17

第五章 黄酮-1.ppt_第1页
第五章 黄酮-1.ppt_第2页
第五章 黄酮-1.ppt_第3页
第五章 黄酮-1.ppt_第4页
第五章 黄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黄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第一节概述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既有与糖结合成苷的,也有游离体。一、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2-苯基色原酮C6-C3-C6黄酮的基本骨架是由三个丙二酰辅酶A和一个桂皮酰辅酶A生和成而产生的。A环来自于三个丙二酰辅酶A,而B环则来自于桂皮酰辅酶A。二、结构分类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联接位置(2-或3-位)以

2、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1)C环是否饱和:不饱和:黄酮类饱和:二氢黄酮类2)中间三碳是否成环开环:查耳酮成环:六元环:芦丁五元环:橙酮3)B环连接位置C2连接:黄酮C3连接:异黄酮4)C3有无羟基取代:有C环饱和:黄酮醇C环不饱和:二氢黄酮醇5)有无酮基:无儿茶素花色素6)其它:双黄酮(biflavonoids)三、常见取代基OH,OCH3,CH3,异戊烯基,甲二氧基四、取代位置OH,OCH3等含氧基团:A环:5,7位B环:3,4位非含氧基团:A环:6,8位B环:2,3位五、

3、生理活性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预防高血压及动脉硬化2)扩张冠状动脉3)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槲皮素等。4)降低血脂及蛋固醇5)降压2.抗肝脏毒作用3.抗炎作用4.雌性激素样作用5.抗菌抗病毒作用1)抗菌2)抗病毒6.泻下作用7.解痉作用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等8.利尿、杀虫、抗氧化、抗癌、止咳、祛痰等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游离的各种苷元母核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光学活性。苷类均有旋光性,多为左旋。一、

4、性状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OH、-OCH3等)的种类、数目以及取代的位置有关。有无苯甲酰与桂皮酰交叉共轭系统有:黄色(黄酮)无:无色(二氢黄酮)有无供电基团有:红移,加碱,红移二、溶解度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甲醇、乙醇、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黄酮、黄酮醇、查尔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难溶于水,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非平面分子溶解度稍大。花青素以离子形式存在,水溶度较大。黄酮成苷后,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难溶或不溶于苯、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三、酸性与碱性1)

5、酸性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酚羟基数目不同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7,4’-OH>7-或4’-OH>一般酚OH>3、5-OH(二)碱性γ吡喃环上的1-氧原子,因有未共用的电子对,故表现微弱的碱性。可与强酸成不稳定的盐。四、显色反应颜色反应多与分子中的酚羟及γ-吡喃酮环有关。(一)还原试验1.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为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紫红色,少数显紫~蓝色。2.四氢硼钠(钾)反应NaBH4选择性还原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6、产生红~紫色。(二)金属盐类试剂络合反应2、铅盐常用1%醋酸铅及碱式醋酸铅溶液。醋酸铅→邻二酚羟基或兼有缔合酚羟基(鲜黄→橙↓)碱式醋酸铅→邻二酚羟基及单一酚羟基↓可用于鉴定,也可用于提取及分离工作。1、铝盐常用试剂为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生成的络合物有黄绿色荧光,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3.锆盐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有游离的3-或5-OH时,可生成黄色的络合物。络合稳定性3-羟基、4-酮基>5-羟基、4-酮基 加枸橼酸,5-OH黄酮褪色,3-OH黄酮仍呈鲜黄色5.氯化锶(SrCl2)常用醋酸镁钾溶液为显色

7、剂,二氢黄酮(醇)类可显天蓝色荧光,黄酮(醇)及异黄酮类等则显黄~橙黄~褐色。4.镁盐在氨性甲醇溶液中,可与分子中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绿色~棕色乃至黑色沉淀。6.三氯化铁反应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为常用的酚类显色剂。(三)硼酸显色剂鉴别C5-OH或2-羟基查耳酮类结构。亮黄色。2、黄酮醇类在碱性中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据此可与其它黄酮类区别。3、黄酮有邻二酚羟基或3,4’-二羟基,易被氧化,由黄色→深红色→绿棕色沉淀。(四)碱性试剂显色反应酚羟基黄酮黄色加深1、二氢黄酮类(橙~黄色)五

8、、威-莫氏(Wessely-Moser)重排黄酮类C-6及C-8碳苷不易酸水解,但易重排。得到混合物。第三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溶剂萃取法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可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如:水/醇法、醇/水法、系统溶剂提取法。一、提取碱提取酸沉淀法碱液浓度不易过高,以免加热时破坏黄酮母核。在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生成盐,降低产品收率。碳粉吸附法适用于苷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