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

ID:481352

大小:142.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9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茉莉香精微胶囊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微胶囊化技术(Microencapsulation)是将液体、固体、气体囊心(芯或内相)分细,然后以这些微滴或微粒为核心,使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其上沉积、涂层,形成一层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将囊心包覆。此过程对核心物质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来【1】。微胶囊技术最早出现于1936年,迄今为止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期间微胶囊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微胶囊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提升了

2、化工、医药、食品、造纸、农业等各方面的产品档次。尤其近三十年来微胶囊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利用【2】。微胶囊膜具有改变物质外观及性质,以及延长和控制膜内物质的释放,提高储存稳定性,将不可混溶成分隔离等作用。微胶囊根据其囊材的不同分为不透微胶囊和半透微胶囊。不透微胶囊的囊材相对比较厚,为芯材提供适合的内部环境,并将芯材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防止其同外部环境的物质发生反应,当需要释放的时候,用加压、加温或辐射等方法破坏囊材。半透微胶囊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破坏囊材,芯材或外部环境中的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的通过囊材,并快速达到平衡,因而可以达到缓释和控制释放的功能

3、。对于半透微胶囊,微胶囊的表面结构膜厚度、多孔性和芯材分布等物理性质是决定芯材缓释性能的主要因素【3,4,5】。目的物经微胶囊化后,许多应用性质也会得到改善.香精微胶囊是微胶囊(MC)技术中的一个分支,是以香精为芯材的微胶囊。是一个封闭的薄膜把香料复合物保护起来与外界隔绝,防止其挥发。微胶囊大小通常为1到几毫米,也有小于微米的纳米囊【6,7,8】。微胶囊芯材可以由一种或多种不同成分构成,而囊壁也可以有单层或多层。微胶囊成囊过程通常由两步构成:第一步,将香料芯材和壁材进行乳化,例如:将多聚糖或蛋白质壁材与香料混合乳化,形成“壁材-香料”乳化体系;第二步,对乳化溶液进行

4、干燥或冷凝。香精微胶囊的主要作用有很多,香精微胶囊化可把液体香精转化成固体粉末,使其在加工使用中更为方便;提高物质的稳定性,减少敏感性物质与外界的接触,防止变质和损失,明显改进缓释性,延长其保香期,大大减少香精用量。因此,香精微胶囊化是克服香精散发快、保香期短的优良方法【3,4,5】。微胶囊香精芯材的主体是香精,被包覆的芯材可以是油溶性、水溶性化合物或混合物,其状态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香精一般是由芳樟醇、月桂烯醇等疏水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6其分子结构大多为含苯环化合物。囊芯与壁材的溶解性能必须是不同的,即水溶性囊芯只能用油溶(疏水)性壁材包覆,而油溶性囊芯只能用水

5、溶性壁材;为实现包囊化,包囊膜的表面张力应小于囊芯物的表面张力且包囊材料不与囊芯发生反应。可依芯材而定,要求材料性能稳定、无毒、无副作用、无刺激性、有配伍性、不影响香精香料的作用,并且要有符合要求的粘度、渗透性、有一定强度和可塑性等。香精微胶囊技术中常用的壁材有植物胶类(阿拉伯胶、海藻酸钠、卡拉胶等)、淀粉及其衍生物(各种类型的糊精低聚糖、淀粉衍生物等,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成膜性、质密性,是很好的包埋香精的壁材),蛋白质类(明胶、酪蛋白、大豆蛋白、乳清蛋白等),多种纤维素衍生物(CMC、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物质等),蜡(虫蜡、石蜡、蜂蜡等)等【8,9】。本课题的目的

6、是探讨不同方法制备茉莉香精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质量好的茉莉香精微胶囊产品。二、相关研究成果及制备方法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传统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从原理上大致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三类,如表1.1所示。利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制备微胶囊的先驱者是美国人D.E.Wurster,在40年代末他首先采用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并成功的运用到药物包衣方面,至今仍常把空气悬浮法称为Wurster法。美国的NCR(国家现金出纳)公司的B.K.Green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制备微胶囊的先行者,50年代初他发明了用相

7、分离复合凝聚法制备含油明胶微胶囊,取得了专利,并用于制备无碳复写纸,在商业上取得极大成功,由此开创了以相分离为基础的物理化学制备微胶囊的新领域。50年代末到6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把合成高分子的聚合方法应用于微胶囊的制备,发表了许多以高分子聚合反应为基础的用化学方法制备微胶囊的专利,其中以界面聚合反应的成功最引人注目。70年代微胶囊制备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80年代以来,微胶囊技术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不仅发表了许多微胶囊合成技术新专利,而且开发了粒径在纳米范围的纳米胶囊。具体方法以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凝聚法应用最为广泛【12,13,11,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