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104346
大小:1.01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结构的优化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吴宏登(江苏省金象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0)摘要:在保证现有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功率分流,通过挠性轴扭转变形实现均载的基础上,改变第二级小齿轮与挠性轴的联接方式,实现调整均栽更方便,装配精度和承栽能力更高,维修更方便,减少大量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关键词: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功率分流:均栽Abstract:Flexibleshaftisadoptedtoshareloadandpowerdividingisensuredforcenterdrivingmillreducer.卟econnection
2、stylebetweenthesecondstagegearandflexibleshaftischanged.theadjustmentofloadsharingismoreconvenient.r11leassemblyprecisionandloadcapacityishigher.Themaintenanceismoreconvenientandmaintenancetimeandcostarereduced.Keywords:centerdrivingmillreducer;powerdividing;
3、loadsharing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广泛应用于建材行业的原料磨、水泥磨等[¨。目前,国内市场现有的传统结构功率双分流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的调整非常繁琐.且该均载结构在实际加工装配过程中.很难达到设计要求,装配精度低。费时费力。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结构,既保证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工艺简单,容易保证精度。又保证安装使用维护方便。1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原始均载结构简介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原始均载结构见图112-3].包括:一个一级齿轮轴、二个一级大齿轮对称位于一级齿轮轴两侧.两个二级齿轮
4、轴对称地位于输出大齿轮的两侧.一级大齿轮部件与二级齿轮轴通过圆柱销与锥度套和挠性轴联接。一级齿轮轴同时与两个一级大齿轮啮合.两个二级齿轮轴同时与二级大齿轮啮合。实现功率输出。2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原始均载结构的弊端国内市场现有的传统结构功率双分流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的调整非常繁琐.调整时须将所有大齿轮、齿轮轴、挠性轴和锥度套等进行预图1原始均载结构装,然后调整均载,检查均载两侧印痕,调整好均载后再将挠性轴、锥度套以及空心轴等相关部件吊装到机床上配作定位销孔.最后再将配作好销孔的部件装到减速机上进行最后检查装配。现
5、有的均载结构在实际加工装配过程中。难达到设计要求,装配精度低.特别对一级大齿轮部件和二级齿轮轴联接法_,≤盔材垫型幽一13一兰处的端面跳动和同心度要求很高.只要加工或装配精度不达标.就会使齿轮节圆跳动达0.2--0.3rnrn,齿面接触斑点达不到沿齿高60%.沿齿长80%的规定,均载就实现不了。最终导致减速机振动、噪音异常.二级齿轮轴经常断齿.挠性轴与二级齿轮轴联接的圆柱销经常断裂.与二级齿轮轴配合的滑动轴承经常发热甚至烧瓦。3改进后的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结构改进后的二级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均载结构见图2。该结构
6、中.一级齿轮轴同时与两个一级大齿轮部件啮合.两个一级大齿轮部件中的空心轴通过锁紧盘连接在挠性轴一端.两个二级齿轮轴通过锁紧盘连接在挠性轴另一端.两个二级齿轮轴同时与输出轴上的二级大齿轮啮合。在调整均载时.保证一级齿轮轴5同时与两件一级大齿轮1啮合.而且两件二级齿轮轴8同时与二级大齿轮7啮合时.f7、—rTll—1j-7一‘1丢;≥一一1一:鞫’:.㈡玲..j:一..1.收紧所有的锁紧盘.即可实现均载。4改进后的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的优点改进后的二级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工艺简单.减少60个大规格销孔的配作:由于取消了挠
7、性轴和二级齿轮轴的联接法兰,节省原材料消耗:精度容易保证.装配后二级齿轮轴节圆跳动小于O.05mm。均载效果好:在以后设备的维修、更换齿轮或齿轮轴等零部件时,无需先预装调整均载、配作联接销孔,可直接将齿轮或齿轮轴制造至成品.然后安装调整固定即可,安装使用维修方便。5结语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是水泥、矿山等粉磨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该结构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已在江苏省涟水新星水泥有限公司正常使用一年半.各项运行指标正常。达到优化设计的预期目标。该类型中心传动磨机减速机适用于新建项目或原项目
8、的改造升级.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参考文献[1]于兴敏.新型干法水泥实用技术全书(-k)[M1.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715—716.[2]熊会思,熊然.新型干法水泥厂设备选型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177.[3]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3-21.作者:吴宏登(1974一),男,大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