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

ID:48028979

大小:78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11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复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考: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一样吗?。不一样,半透膜是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生物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思考:①如右图,半透膜两侧液面如何移动?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因为水分子由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多的一侧(即低浓度)向单位体积中水分子少(即高浓度)的一侧运动。②a侧液面能无限上升吗?不能,因为上升到一定程度,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运动

2、会达到动态平衡,此时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水分子会产生向左侧渗透的压力,这个压力与a侧高出的液柱重力平衡。注:半透膜两侧浓度差越大,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也越大。注: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人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当于0.9%Nacl溶液。水从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吸水与失水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4.探究实验——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

3、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要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就可以发生吸水和失水。①发生的条件:②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细胞壁);活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变成全透性的)内因: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1、制作装片2、先低倍后高倍观察方法步骤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得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过程5、方法同3,让已质壁分离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6、高倍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返回植物细胞的质

4、壁分离及复原1.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2.细胞是处于生活状态还是已死亡。3.可以测定细胞的渗透压。(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关系。)此实验可以验证:质壁分离现象A、液泡B、细胞液颜色: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大小浅深质壁分离后无法复原的现象1.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因严重缺水已死亡。2.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初始浓度0Mg2+Ca2+Si4+离子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水稻番茄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水稻培养液中的Ca2+、Mg2+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是不是水稻不吸收反而向外排出呢?实例一因为它们的吸收速率小于水的吸收速率,所以培养液中浓度会增加。(低于初始浓度表示:无机盐离子吸

5、收速率大于水的吸收速率,导致培养液中该离子浓度减少。)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吗?有差异1.浸入1mol/L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A、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B、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D2.实验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A、细胞液B、蔗糖溶液C、空气D、清水3.在质壁分离实验中,与细胞壁分离的结构是()A、细胞质B、细胞膜C、原生质D、原生质层4.下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6、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且乙<丙D、甲<乙,且乙>丙甲乙丙BDB分析:水是由浓度低的一侧流向浓度高的一侧。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生物膜结构的探索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可分离出细胞膜,化学分析发现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与蛋白质。3.1925年,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发现其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两层。4.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暗—亮—暗三层结

7、构,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5.1970年,红色荧光标记人细胞,绿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两种细胞融合,刚融合时一半发绿光,一半发红光,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2、生物膜的基本支架3、如何分清生物膜示意图的膜内与膜外?4、结构特点5、功能特性脂质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