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06944
大小:536.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2
《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年12月第33卷第12期ChinJAnesthesiol,December20t3,V01.33,No.12羟乙基淀粉电解质注射液的研究进展王天龙容量治疗可以用于改善循环灌注,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器官功能损害,还能够减少输血和降低医疗费用。容量治疗首选晶体液还是胶体液目前仍有争论,而临床上更倾向于认为两种溶液具有各自的作用:晶体液补充组织间隙丢失的液体,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不足,因此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当的患者、输入适当种类的液体。新一代人工胶体液——6%羟乙基淀粉130/0.4的疗效及安全性已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但目前临床常用胶体的载体溶液仍为非生理性
2、的0.9%氯化钠溶液,在大量输注时可引起内环境紊乱,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而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的出现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3o。1.晶体液的研究概况生理盐水中含有约154mmol/L的Na+和Cl一,显著高于人体血浆正常的Na+和cl一水平,其呔量输注可能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悼10o。而平衡液的成分水平则与血浆相似,围术期给予平衡液可避免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虽然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这种非生理状态。因此,临床上常用平衡液取代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晶体液¨¨2
3、。一项回顾
4、性队列研究比较了生理盐水和平衡液用于开放性腹部手术容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表明,平衡液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并且生理盐水组发生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的危险度明显增加¨3I。多项临床研究也发现,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容量治疗时,生理盐水组患者的尿量少于乳酸钠林格氏液组患者;仅在使用生理盐水治疗的患者中有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发生,而且其所DOI: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3.12.001作者单位:100053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王天龙,Email:Wt15595@hotmail.com
5、1417·专家论坛·需的血液制品明显多于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患者旧m]。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容量复苏的临床研究表明,与生理盐水相比,醋酸钠林格氏液治疗时血清Cl一浓度较低,而碳酸氢盐水平较高,说明醋酸钠林格氏液可更好地防止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1州1。早期应用的平衡液中含有乳酸和Ca2+。动脉血乳酸浓度是诊断早期休克和组织缺氧的重要依据,大量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可能加重乳酸性酸中毒,干扰临床诊断。乳酸代谢依赖于良好的肝功能,对肝功能不全患者,乳酸清除率下降,容易‘导致乳酸在体内蓄积。临床研究发现,肝移植术采用乳酸钠林格氏液治疗者与不含乳酸的晶体液治疗者相比,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6
6、
7、。大量输注这些平衡液时,Ca2+可能导致凝血时间缩短和高凝状态。新型复方电解质溶液使用醋酸盐或碳酸氢盐替代乳酸盐。醋酸是HCO;的代谢前体,在肝脏以外的器官也能进行代谢,迅速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通过相应的生化反应生成CO,。HC03-是细胞外液的主要缓冲成分,可将血液pH值调节到正常略偏碱,因此碳酸氢盐可用于纠正酸中毒,这种改变更有利于休克患者的治疗;其不含ca2+,从而提高了与构橼酸钠为抗凝剂的库存血及其它药物的相容性;此外,其Na+、cl一、K+和M92+浓度与细胞外液相当[13’17]。2.羟乙基淀粉研究概况羟乙基淀粉由粘玉米或土豆来源的支链淀粉经羟乙基化制成,其生化特性主要由平
8、均分子量、取代级和羟乙基位于C:位与C。位上的比值(C:/C。)决定。一般情况下,羟乙基淀粉的平均分子量越大,取代程度越高,c:/c。比越大,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越长,扩容效力越高bo。有研究表明,两种不同来源的淀粉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不同,不具有生物等效性。土豆淀粉来源的羟乙基淀粉130/0.426:1的清除率明显比粘玉米淀粉来源的羟乙基淀粉130/0.49:1高,因此其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此外,土豆淀粉的磷酸盐含量显著高于粘玉米源淀粉,可能万方数据1418史堡壅醛堂苤查!!!!堡!!月第33卷第12期ChinJAnesthesiol,Deceml)er2013,V01.33,No
9、.12会影响与其它药物之间的相容性口’18]。第1代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480/0.70,以高平均分子量和高取代级为特点,有较长的扩容时间。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降解速度慢,可在体内蓄积,显著影响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并且可诱发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第2代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200/0.5的平均分子量和取代级均降低,使其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第3代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13010.4,在第2代羟乙基淀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