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96821
大小:75.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二:7-2功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物理必修二:7-2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2、掌握功的定义式,会计算某个恒力的功和总功;3、初步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从能量的变化必伴随着力的功的角度,理解物理学中为何引入“功”的概念,了解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学生上台讲解分析,体现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3、通过播放图片或录像,以情景引路的方法展开课堂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1、通过播放图片和录像,增添课堂活跃气氛;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合作学习;3、领会“功”这个物理量的引入对经典力学理论建立的重要意义。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难点1、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三、教学流程图:功功的二要素功的定义各物理量意义功的计算功的正、负意义某个力的功合功(或总功)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书本P4图5.2–1甲、乙、丙说明: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必伴随着力在做功,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而引入“功”这个物理量的根本目的
3、是为了能够定量地计量能量转化的数值。播放一分钟录像:学生提着满桶水先通过教室走廊,稍息一下后提水走上楼梯。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录像说一说,提水的这位同学在录像的时间里对水桶有没有做功?要求分阶段详细说明。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归纳初中学习的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一)决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以及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Flmm所以,提着水不动或者在平地上匀速行走,都不会对物体做功。从高中的角度看,有了力,还必须要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力才做功。提问:你能回忆起初中学过的功的计算公式吗?(个别提问)学生答:W=Fl
4、结合上图,教师从高中角度再次解释公式中的F、l的物理意义。教师引导:初中学习的功的计算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力F和位移l的方向是在一条直线上的。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作用力的方向和物体的位移方向不是一定要在一直线上的,录像中的那位同学在上楼梯的过程中,拉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就不在一条直线上。二、讲授新课:(二)功的定义:播放录像:人通过绳拉储物箱,保持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使储物箱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位移。教师演示并说明:(绳保持一定的倾角斜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过一段位移)αlmFm这样的力在作用过程中不仅大小保持不变
5、,而且力的方向也不变,这种力做的功是恒力的功,我们现在先学习恒力的功。抽象物理模型,设置探究的问题:在力F和位移l成角度α的情况下,力F的功应该怎样计算呢?由同桌讨论后上讲台分析和讲解:αFlmm把F沿位移方向和垂直位移方向进行正交分解。F不做功(或做的功为零),所以力F的功等于力F的功。W=Fl=Flcosα教师现场提问答辩:你在推导过程中采用了把力进行正交分解,再利用初中学习的功的计算公式。那么,为什么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正交方向的分力,用求这二个分力F1和F2的功来表示力F的功呢?回答的思路是:力是矢量,按平行四边形
6、定则进行分解是力之间的等效替换,在效果上是相同的。文字叙述(见P4黑体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αlmFmlcosα讨论:当α=0时,cosα=1,则W=Fl当α=π/2时,cosα=0则W=0这就是初中学习的二种特殊的情况。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从决定功的二个因素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考虑推导?回放决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作图分析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进而说明功的定义仍然可以用“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来表达功;教师再深入分析:其实分解力的方法相当于用“在位
7、移方向上的力和位移的乘积”来表达功。(三)功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位移的单位合成:国际单位制中:N·m——J(四)正功与负功:提出合作探究的问题:(1)从公式W=Flcosα看,某力的功什么时候是正值?什么时候是负值?请分范围讨论?(2)解释和说明这里的正、负号具有什么物理意义?(提示性说明:表示方向?表示大小?反映本质?)请前后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推选一人做组长。由组长记录和归纳本小组的意见,并上讲台(可带一位副手补充发言)代表小组阐述意见。告诉学生,可以阅读书本提取现成结论,可以争论发表新的观点,要有创新精神。小组讨论
8、时间为5-6分钟,教师在这段时间里巡视全场并参预讨论。一般请一个小组发言,再请一个小组补充或争辩。教师充当考官,当场质疑,小组组长或小组成员都可答疑。(发言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左右)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Ⅳ个象限讨论。这时教师可以干预说明“物理学中的夹角≤1800,超过1800时是看顺时针方向的夹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