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

ID:47979278

大小:40.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8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教案2010年11月11日一、教学内容:(标题(同上)课本页码教参页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2.能力目标: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3.情感目标: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三、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四、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多媒体1.课前检测阅读张籍的《节妇吟》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节妇吟唐·张籍——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①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②。妾家高楼连苑

2、起,良人③执戟明光④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注:①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曾邀张籍以扩充自己的势力。②红罗襦[rú] :红罗短袄。③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④明光: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学情分析: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古诗表达的情感类型,希望通过对类型的掌握及答题技巧的掌握能够解决高考出现的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问题。七、教学过程(问题聚集):(一)导入: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

3、性的真善美。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二)作业问题诊断。生: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教

4、师提示: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学生分组讨论)4这是一首具有双层内涵的唐诗精品。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实际上是作者为拒绝李师道的拉

5、拢而写的,只不过用了比兴手法,说得比较委婉、客气。师:张籍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很好的利用了诗歌表达情感的多元性。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三)古诗中的表达情感的类型:(见赢在高考优化设计相关知识点)(四)鉴赏诗歌把握情感的基本方法:1.读题目。2.看作者。师: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所以,爱国忧民的杜甫可以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6、雄浑悲慨;内向温婉的李清照就有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绵密悱恻;曹操横槊赋诗,《观沧海》慷慨悲凉.提醒学生注意:“知人论世”的前提:(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2)熟悉的诗人。(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3.寻找情感载体特别关注:(1)动词、形容词(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正是客心孤回处”)(2)修饰语(如“枯藤老树昏鸦)(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如颜色词——暖色调“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冷漠低沉、孤寂凄凉”五、师生互动1.对单一情感思路、细节分析:归自南阳(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

7、时已冷霜。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问: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4分)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2.对变化情感的分析: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

8、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问: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级奢侈误国的痛心,转而到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最后在想象“提锐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