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

ID:47917959

大小:24.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9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_第1页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_第2页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_第3页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写数学论文的技巧我们都想真正成为一个有特色、有成就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从经验型教师阶段走向研究型教师阶段,然后才有可能步入最高的学者型教师阶段。目前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经验型阶段。那么该如何去突破它,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呢?惟一的途径就是要进行教学研究。我们当教师的,平常听到的、看到的、感触到的、思考过的问题有很多,几乎每天都有,这些都只能看作是体验,还谈不上经验。经验是把体验的东西理性化,进入理性思维,经过思考后把它条理化,整理组织好内部逻辑关系,这是从体验进入经验的过程,最后把这种经验的过程进一步上升到理论,把这个过程表现出来就是论文。随着教科研意识的不断增强

2、,许多教师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下面我根据自身经历,谈谈初写数学教研论文的一些技巧。    1  借鉴成果 博采众长     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须做的事情。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个“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学习借鉴。就数学教师而言,我们所涉猎的范围自然应以数学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为主,但还应兼顾高中和小学的数学,以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书面形式;(2)口头形式;(3)电子形式。来源于不同

3、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权威性高,有的时效性快,有的针对性强,有的信息量大。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种:制卡片、做笔记、复印、存盘。    2   完备素材 厚积薄发     论文只是教研结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人提出“论文还自教研始”、“论文在研不在写”等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只看重论文发表这一结果,急功近利,做无病之呻吟,效果肯定不好。“厚积”是基础,没有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教训、数据统计等素材的积累,想要写出比较有价值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素材源于何处?如何去发现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话“处处留心皆学问”。     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

4、几方面:   (1)课堂教学,它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来源,这不但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一教学环节并不是我们事先设计的,但由于特定场合、偶然事件、心灵碰撞、思维交锋等因素的作用,动人心魄的效果出现了。你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有如此的潜能发挥和灵感闪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动态生成”,是非常珍贵的素材。   (2)课后反思,我们可以写教学日记,记下每天的所思、所闻、所做;写课后记,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和评价,把每节课的成败得失都及时的总结下来,以便进一步研究,这样坚持下去,你将会

5、惊叹: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想法,这么高明的见地。有了这样的积累,还愁写不出文章吗?   (3)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是我们收集素材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学的反馈、教学的适切性,都可以通过作业表现出来。学生的智慧正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滋养着我们。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特别是带有普遍性、甚至必然性的错误,往往是教学研究的起点。   (4)考试总结,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集中检验,即使在素质教育中,也不能把考试视为应试教育的“余孽”而“打入冷宫”,关键是如何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适应素质教育。   (5)解题分析,教师平时应坚持解答一定数量的数学题,在我们获得题目

6、答案非常容易的今天,这种品质更是弥足珍贵。解题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为什么要突出思想方法,为什么不能追求题型套路,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此这般的资料,我们都可以从解题经历中获得,或者从解题中得到线索。当你有了解题的亲身体验后,才能透析学生的解题思路,才会对学生的解法具备职业的敏感,从而也才能有效地为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积累素材。   (6)调查反馈,调查可以用谈心、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从中所反馈的信息是难得的写作素材。   (7)成果质疑,学习他人但不要迷信他人,在阅读他人的论文时,有时也能发现其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对

7、此只要自己的理由充分就要敢于质疑。   (8)探讨争论,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某一内容的教法,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论,容易引起争论的地方,也就是需要我们正本清源的地方。   (9)读书就会灵感顿悟,当我们看到某篇文章的时候,可能赞同其主要观念,想作进一步研究;或者,不同意其中的观点,想来一番商榷,这样的启迪,无疑是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专业以外的书籍中获得在本专业内鲜见的思想,成为我们的某种创见。许多教学现象、情节的出现,灵感的产生往往稍纵即逝。当你与学生谈话,与同行交流,听专家报告,听家长意见时,都会有很多想法不期而至。关键是

8、要善于捕捉,不放过任何机会。这和其他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