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 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教案人教2011课标版1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2学情分析学习并非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通
2、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的探索、主动发展,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尽情的遨游,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能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学生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互相帮助,给对方提供有用的信息,自己也认真听取让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去伪存真,从而掌握知识,认清事物的本质,揭示规律。3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
3、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5.4平移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四周对称着4个等
4、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1) (2) (3) (2)根据上述的特点,这五幅美丽的图案可以根据上述的分析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要求绘制出整个图案。教师将12张事先准备好的图(1)的图片(涂好颜色、并有序重叠在一起);然
5、后从上而下抽取一张图片陆续移动,最终形成如图5.4-1上排左图图案,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而成,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枰移的基本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雪人? (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大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
6、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图. 2.观察、思考. (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 (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现: AA′∥BB′∥CC′,且AA′=BB′=CC′ (2)学生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
7、? 3.师生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用? 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在半透明纸上描出的所有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垂合.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 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移动. (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教师板书: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称点
8、,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给出平移的定义.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教师以课本图5.4-1上排左图为例解说: 把“基本图形”说成“橄榄形”。第一排左边的“橄榄形”沿着水平方向向左平移一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二个“橄榄形”,平移二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三个“橄榄形”……要想平移得第二批的“橄榄形”,平移的方向不再是水平方向,每一次平移时,方向在变化、平移的距离也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