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

ID:47836312

大小:68.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咽鼓管导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刘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邮编:017000[关键词]咽鼓管导管分泌性中耳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66.4【文献标识码】E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屮耳非化脓性疾病,是儿童和成人常见听力下降原因之…。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明了,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等有关。目前,临床治疗原则为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促纤毛运动及黏液溶解药物、波氏球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近年来咽鼓管导管被更多的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屮,取得了…定的疗效,统计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

2、1年4月间以咽鼓管导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7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也感受到该种治疗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为首选,更不能做为唯一的治疗手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67例中男42例,女25例,15〜72岁。左耳31例,右耳36例,。病程2天〜15年。纯音测听显示混合性聋15例,传导性聋52例。听阈(取0.25〜4kHz气导平均值)10〜65dBHL,平均34.5dBHLo声阻抗测试鼓室功能曲线B型23例,C型31例,AS型13例。1.2治疗方法在25°鼻内镜下,经患侧鼻腔导入咽鼓管导管,于下鼻甲后端找到咽鼓管咽口,将咽鼓管导管以与矢状及水平面45°缓

3、慢插入1.5cm,首先注入0.9%生理盐水+1%。盐酸肾上腺素4:1溶液2ml,患者卧位患耳向下3min,以收缩咽鼓管粘膜使其宽大,进一步插入导管至2cm〜2.5cm。以5ml注射器反复吹张至耳闷塞感消失或减轻及听力提高。然后抽取4ml地塞米松注射液缓慢推注,及时了解患者感受,至患者有液体流入中耳并出现憋胀感为止。保持患耳低位Wmino可反复进行1〜4次治疗,每次间隔4天。1.3疗效评定标准于疗程结束及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自觉症状及客观检查进行疗效判定,其标准如下:治愈:耳鸣、耳闷塞感等自觉症状消失,自觉听力提高至患病前水平,阻抗测听鼓室曲线为“A”型,3个月内症

4、状无复发。好转:耳鸣、耳闷塞感等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自觉听力明显提高,但未达患病前水平,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峰值较正常偏低,或C型曲线,峰压点位于-lOOdapa以内或3个月内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听力检查和阻抗测听与治疗前无差别。2结果67例中,咽鼓管导管治疗1次者38例,治疗2次者19例,治疗3次者8例,治疗4次者2例。经治疗后1周临床观察及半年后随访,治愈33例,占49.3%;好转27例,占40.3%;总有效率89.6%;7例无效,占10.4%。7例无效者,行鼓膜穿刺及咽鼓管吹张,有3例好转。全部病例中术中鼻粘膜擦伤并少量出血者31例

5、,占46.3%,鼻腔粘连1例,占1.5%,术后明显耳痛7例,占10.4%,术中发生眩晕10例,占14.9%o3讨论分泌性小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尚处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之中。咽鼓管导管吹张及注药治疗的有效性及合理性也没有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丄要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因索、免疫变态反应因素所引起。普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因可能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随着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检查鼻腔、鼻咽及咽鼓管咽口情况,

6、并准确地置入咽鼓管导管。咽鼓管导管治疗是基于以下有利因素而开展的,(1)通过导管可以更直接有效的吹张,无需患者配合及学习。(2)导管本身起到了扩张咽鼓管的作用。(3)可以在不损伤鼓膜的情况下,向鼓式及咽鼓管注入药物从而起到消炎、消肿、稀释鼓式积液并促进积液排除的作用。(4)在由内向外的一个膨胀力的作用下,有望使初期粘连的鼓膜得到松解。(5)使用鼻内镜可以顺便检查鼻腔,鼻咽以寻找可能的病因。虽然咽鼓管导管治疗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本组总有效率89.6%,王永光等统计有效率为91.1%[2],李锦秀统计有效率为92.98%[3],但是缺乏有权威性的证据来证明其对其它治

7、疗的可替代性。而且查阅以往文献均少强调其并发症,本组统计有鼻粘膜擦伤并少量出血,鼻腔粘连,术后明显耳痛,术山眩晕等并发症不可忽视,虽然王永光报道使用自制咽鼓管导管经口腔插入咽鼓管[4],但其操作及患者配合均较困难。所以,虽然该治疗效果极佳。但我们认为该项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还未泄论的情况下应慎重的有选择的使用,只在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促纤毛运动及黏液溶解药物、波氏球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有限的合理的使用。【参考文献】[1]陈亮•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135-138[2]王永光等.咽鼓

8、管导管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