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7809310

大小:95.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贵州省安顺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扩大了西周的势力范围B.巩固了西周的统治C.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D.阻碍了中华民族的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促使中国中原文化形成和扩大,获得普遍认同,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中原文明传统向四夷蛮荒地区的传播,即

2、C项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度对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没有涉及巩固西周统治。故B错误;材料提及中国文化获得普遍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扩大了中原文明影响的范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故D项错误。2.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D.限制了皇权滥用【答案】C【解析】根据“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

3、,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可知,古代封驳制度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古代封驳制度提高决策的正确性,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封驳制度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3.下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4、D.中国融入世界步伐加快【答案】C【解析】【详解】图一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图二是《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从图一到图二正反映了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重庆地区,故C项正确;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A错误;《马关条约》中口岸开放仍然是被动开放,B错误;中国此时融入世界仍属于被动性质,两幅图比较难以说明加快的信息,故D错误。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

5、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材料所言“战败”应是指的甲午战争的失败。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进行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但甲午战败表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无法达到“新生”之目的。所以应选B。AC无法体现“自强运动”——洋务运动,D无法体现战败,故排除。考点: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5.张謇认为;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之姓之

6、变革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材料中的“迥然不同”指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B.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即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故D正确;戊戌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排除A;B无法体现“与一朝一姓之变更迥然不同”,排除;C材料均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

7、息“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进行分析理解。6.“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可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材料反映的战役是A.百团大战B.徐州会战C.大原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提及的“战役”指的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C符合题意;AB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7.下面是1969年和

8、1972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信息表明中国(  )年份1969年1972年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个1248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个124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