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60883
大小:1.22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30题,60分)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 )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 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①②③④均正确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③④均错误2.1956~1965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 )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D.整个十年,经济
2、处于停滞状态3.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仍占主导地位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4.右图反映出中共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进行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B.社会
3、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主要成就是( )A.结束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历史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完成了三大改造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下表为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比例成分的比较,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B.“一五”计划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完全排挤了私有制经济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刚刚完成8.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
4、化有(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阶级结构 ③主要矛盾 ④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D.新中国的成立10.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1、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经济增长
5、率迅速提升B.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D.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12、下图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对该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①“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②对“左”倾错误的纠正还没有进行 ③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失误 ④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
6、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C.对“包产到户”的认识有待突破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14、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C、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15
7、、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16、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
8、《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