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02802
大小:10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1
《大班【有趣的水】学习活动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周学习活动【例三】同课异构:水一样多吗?(核心经验:数学)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在主题活动《有趣的水》中,孩子们与水做起了游戏,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知水量与容器的关系,逐步积累容量守恒的经验,活动运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使活动更贴近生活并更有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一样多的水倒在大小不同的容器内,虽水位不同但量不变。2.能积极探索解决故事中提出的问题。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瓶瓶罐罐、两个不同形状的饮料瓶(分别是无色和咖啡色)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旅游团里的小动物的饮料瓶全空了,
2、河马队长带来的大瓶无色和咖啡色的两种饮料做个分发到每个小动物的两个不一样大的空瓶里,河马队长边分说:“我分给你们的两种饮料是一样多的。”但小动物们看了看分到的两瓶饮料,都觉得不是一样多。河马队长和小动物门争论起来,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出示两个不同形状的饮料瓶)这两瓶饮料,想想到底谁说得对?(二)幼儿自由操作建议幼儿自选空瓶,用玩水时倒来倒去的方法来比较究竟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幼儿操作时选择的瓶的个数和种类都不一样)。(三)集体交流讨论1.让幼儿操作后评判,到底河马队长和小动物谁说的对。2.交流操作
3、方法,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教师小结:相同的水量,在不同的器皿中水位的高低不同,但容量是相同的。水量的比较,只有在相同器皿中才能比较出来的。下轮实施贴心提示:在操作前,老师应提好操作要求,提醒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尽量不要将水打翻,而在操作的时候,老师为孩子提供一些小毛巾,养成孩子能够及时的清理桌面的好习惯。【例三】同课异构:水一样多吗?(核心检验:数学)活动背景与设计意图区域活动里的“倒水”游戏中,幼儿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他们认为“高的、大的、胖的瓶子”一定盛水多;“小的、矮的、瘦的瓶
4、子”盛水少。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容量的守衡,教师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设计了“一样多”的实验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小实验,激发幼儿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水的奥秘。2.在“倒水”实验中,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活动准备1.每组提供6只形状不同、标有刻度的瓶子,每个瓶子内装好等量的水。2.另外提供各种形状的瓶子若干、盛水的器皿若干、抹布、记录纸等。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这几天我们在和水做游戏,在倒水的时候发现将小瓶子里的水倒入大小不同的瓶子里水面的高低是不一样的。重点提问:我这里有六瓶水,你认为里面的水一样多吗?为
5、什么?小结:这些瓶子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有的瓶子大,有的瓶子小,请你任选两瓶水,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这两个瓶子中的水是不是一样多?(提示幼儿:不能把实验用的两瓶水倒在一起)(二)幼儿假设(幼儿进行讨论、假设,教师汇总幼儿假设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小结: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要注意:第一,不能把实验用的两瓶水混在一起;第二,做水的实验要稍微慢一点,不要把水倒翻;第三,要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千万不要忘记。(三)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幼儿的实验,适时提出问题:及时记录幼儿在实验中的想法。(四)
6、交流验证幼儿各自阐述自己的实验,讲述实验结果,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实验方法展开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可能出现的方法:选择两个相同的瓶子进行实验对比;选择有刻度的瓶子进行测量:找一个瓶子当量杯进行测量。)小结:(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同样多的水倒在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里,他们的水位会有高低不同,要了解水量的多少,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下轮实施贴心提示:1.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有关水的容量守恒的感性经验。在此的基础上,教师再预设一节集体教学活动,把容量守恒的认知经验进行梳
7、理、提升,是完全有必要的。2.整个活动,以“提出问题一幼儿假设~动手实验一交流验证”的程序进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3.有个别幼儿在一节课上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容量守恒的问题,没关系,接下来的区角活动,可以继续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学习、实验、理解,建构属于每个幼儿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活动:浣熊和小溪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把握诗中的重复句段,区别各种象声词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2.区分溪、河、江、海的不同特点。活动准备:几种不同的流水声,四个大小不同的圈,汉字“溪、河、江、海”,相关课件
8、。重点:区分溪、河、江、海的不同特点。难点:欣赏散文诗,把握诗中的重复句段,区别各种象声词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并学会运用。操作环节操作要点一、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浣熊雨小溪》 2、谈论:小溪的好朋友是谁?他们手拉手变成了什么?小河的好朋友是谁?很多很多的喝水又变成了什么?很多很多的大河汇在一起,又变成了什么?大江流向哪里呢? 二、对话诗《浣熊和小溪》: 用散文的内容编成对话诗,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对话问答。教师扮演提问者,幼儿分四组,分别扮演溪、河、江、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