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贾宝玉

“叛逆”的贾宝玉

ID:47695584

大小: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5

上传者:无敌小子
“叛逆”的贾宝玉_第1页
“叛逆”的贾宝玉_第2页
“叛逆”的贾宝玉_第3页
“叛逆”的贾宝玉_第4页
“叛逆”的贾宝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叛逆”的贾宝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叛逆”的贾宝玉“叛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其中有一个是:“有背叛行为的人”。说到底,就是与当时所处的环境、社会的人文思想、价值观格格不入、相背离的人。贾宝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文学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胎儿。”①同时也是被广大的红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所公认的一个封建贵族阶级内部的叛逆者形象。贾宝玉的叛逆,在于思想行为与其所生活社会中的封建礼教、封建家庭利益观、荣辱观及门当户对的婚姻爱情观等的背道而驰。首先,必须引入一个概念——社会性别角色,俗称“第三性别”,是在生理性别差异的基础上的,由历史文化积淀规定的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是社会依据一个人的性别而对其做出的在举止、着装、行为、处事等方面的要求。譬如,今天人们对男性的一般要求是刚强果敢、沉着稳健、胸襟宽广、事业有成、幽默风趣等等。对女性则有差不多与之相反的一些要求,如温婉贤淑、细腻体贴等。性别与社会性别角色相符的人,才会被视为正常、健康;如若违反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背道而驰,则被视为反常、病态。前面已说过,社会性别角色是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以此为规范,通过各种教育、教化手段,将人们塑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既定模式。然而,这引起了我们的质疑:这样的千篇一律,社会性别角色的条条框框,难道不是对个人独特性的蔑视与剥夺吗?同时,我们还有了这样的质疑:为什么男人就一定要刚强干练、勇敢、成功?为什么女人就不能也能干,也承担起一半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现在提出的男女平等、女性解放,就是为了让女人也有机会解下围裙,走出厨房,来到社会,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发扬“巾帼不让须眉” 的斗志,承担起建设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我们现在想法。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没有能够走入事业的舞台上的,并不是说没有过那样有担当的女性,而是因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不容许女人这样,男人们也没有忘记他们的社会性别角色,始终不肯卸下自己肩上的一半负担,那么女人们便没有一半负担可以肩负。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新人”形象,是一个彻彻底底反叛了男人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新人”形象。他最先“怡然自乐”地放下男人的责任,不以“仕途经济”为己任,不以“大男人”自居……现在,我们能把贾宝玉看成一个“新人”,是因为我们可以理解他。但是在宝玉所生活的环境中,宝玉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并不能得到大家(林黛玉除外)的理解与赞同。封建卫道士贾政把他看成“孽障”,称他为“该死的奴才”,料定他将来必是“酒色之徒”;母亲王夫人说他是“混世魔王”,连最疼爱他的贾母也说“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而跟贾琏的小厮兴儿更是说他“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可知,贾宝玉在贾府中与周围的环境、正统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是一个叛逆者形象。下面,我试从宝玉在大观园内的所思所想、行为举止方面出发,进行粗略地分析阐述其叛逆的“新人”形象。一、贾宝玉辜负了封建家庭寄予的厚望。我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孔孟等人提出的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学》中明确提出,儒家文化观念下的理想男人应该是:格物致知修身以求齐家治国平天下。贾宝玉是被其家族寄予厚望的一个人物,贾政等人对宝玉的期望,自然是能深精举业、平步青云、为官作宰、光宗耀祖。可宝宝却偏偏“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鄙弃功名利禄,“行为偏僻性乖张”,最恨所谓的“仕途经济”,以致“于国于家无望”。宝玉的这种“不恋仕途”是与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对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也是封建家庭所不能容忍的,因而,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宝玉的叛逆。第五回写宝玉随秦可卿找午睡之处,来至一“室宇精美,铺陈华丽”的上房,但因见房中挂着一幅画及一副对联。画为《燃藜图》,画的是刘向勤学苦读,更兼对联上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见后,忙说“快出去!快出去!”便断断不肯在此休息。对功名厌恶到这种程度。若谁劝他走仕途之路,他就斥为“混帐话” 。第三十二回中,贾雨村拜访贾府,因要见宝玉,宝玉心中大为不快,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劝他:“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人们,谈谈讲讲学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宝玉顿时放下脸来:“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识经学问的。”并对湘云刚才说的话斥为“混帐话”。以上种种,可见宝玉对仕途经济的厌恶之深,这是和宝玉所处的贵族阶级、封建家庭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是完全相反的。二、 贾宝玉颠覆了“男人有男人的世界,男人应该远离女人”的传统性别角色要求。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中,男人是应远离女性的,他们从小便被教育是不同于女孩子的。男人是大丈夫,是栋梁,是要建功立业的、光宗耀祖的,而女孩则不需要在事业上有什么大作为,只需温柔体贴,能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就够了,所以自古便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女性性别角色要求。由于男人和女人所要求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所以,如果一个男人整天和女性厮混在一起,便会被认为不成熟、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贾宝玉毫不理会这一切,他整日在大观园内和女孩子们厮混,葬花斗草,“不务正业”,并且乐在其中。用史湘云的话说,便是:“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而袭人在三十四回中也对王夫人说:“他偏又好在我们队里闹。”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里的重要组成之一便是男性的权威,霸权主义,是高高的凌驾于女人之上的那份权威。封建社会把女人不当人甚至被称为贱人,女人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三纲五常中对家庭生活要求的重要一纲就是“夫为妻纲”。在宝玉生活的时代,正是男人是社会的主宰,女人被男人的光环遮住,是被轻视与奴役的。宝玉和当时社会的其他男子不一样,他尊重女性,他坚信:“凡日月山川之精灵,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宝玉尊重和爱护身边的每一位青年女性。他的男女平等观以及对女性的爱护,通过许多细节表现出来。林黛玉每次使小性生气,他都低声下气、千哄万哄,温言款语地将她哄将过来。第二十一回,用湘云洗过脸的水洗脸,这绝对传统的 “大男人”形象所不容的。宝玉对于那些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也丝毫没有她们应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和“主子”架子,反而处处地保护与爱惜她们。第十九回,宝玉给袭人留酥酪,因酥酪被李嬷嬷吃了,又给袭人剥栗子;晴雯爱吃豆腐皮包子,又特意地给她留出来,还在天冷时为晴雯捂手。第三十五回,因金钏儿之死心生愧疚,千方百计激玉钏儿亲尝莲叶羹;替麝月用篦子梳子;命芳官改妆,给芳官取名字……这些细节可见他关爱女性的细腻之处。这是其他的男人,像“正人君子”、封建卫道士贾政想必一生中都从没有对女人如此过的;而那些淫魔色鬼如贾珍、贾琏、薛蟠之流就更不必说了。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反叛了“门当户对”的传统爱情观。《红楼梦》中的故事情节是紧紧围绕着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纠葛而展开的。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爱谁?贾府究竟选谁来作宝玉的妻子?这里产生了一对相当大的矛盾。矛盾的尖锐性在于贾宝玉和贾府当权者们的选择不一致。宝玉发现宝钗虽也可敬可爱,但心灵上却总有一层隔膜。在日常生活中,宝玉越来越发现黛玉是唯一能理解自己的,是难得的知己,因而宝玉爱上了这个爱“使小性”、柔弱多病,风大了都怕吹倒的林妹妹。但是,贾府的当权者贾母、贾政却越来越发现宝钗符合贤惠儿媳的标准,黛玉的性格气质却隐隐含有某种叛逆性。更基于封建观念中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婚恋观。贾宝玉的婚姻,实际就是贵族家庭的一个筹码,因而宝玉的婚姻实际上并不单纯,更意味着贾薛两个大家族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联姻。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是可悲的,它是家庭利益的牺牲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如此显赫的贾府在处事上自然极有讲究,在选亲方面也就尤为突出。起码要求就是“门当户对”,你看,宝玉的爷爷娶的是史家小姐(贾母),其父贾政娶的是“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小姐(王夫人)。林黛玉母亲早死,父为穷困书生寄人篱下;而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相比之下薛宝钗的条件就优越得多了。但是,宝玉毫不理会祖母、 父母即贾家当权者的良苦用心,而是处处维护着黛玉,处处勇敢地表现着对她深深的爱。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宝玉的话感人肺腑:“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都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而后,贾宝玉还错把袭人当成林黛玉热烈地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的深情:“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弄了一身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忘不了你!”震撼。宝玉还多次对着黛玉起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在元春所赏的贺礼中,宝玉得知自己和宝钗的那份是相同的,心中便不快,更担心黛玉会多心不舒服,连忙叫人把自己的送给她……;第四十二回中,因大家取笑刘姥姥,黛玉两鬓略松了些,宝玉使眼色令她理妆,黛玉心领神会。二人丝毫没有芥蒂,也毫不避讳,他们心意相通。宝玉在对待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的反叛,还表现在他几次三番砸玉上。第三十九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又发生口角,黛玉因说“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黛玉口中半含酸的“好姻缘”,是指宝玉和宝钗的“金玉”之说。在荣宁二府里,真正能够欣赏宝玉的,只有林黛玉一人。从神奇浪漫的“木后前盟”注定两人前世有缘到一见面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多次口角到多次试探,从喝酒饮诗共读《西厢》到吵得“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叹”,在厌恶仕途上,两人更成了知已,两人爱得如痴如醉。宝玉听黛玉提起“金玉”之说逆了己意,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地往地下一摔,说:“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可见宝玉并不信什么“金玉”之说,并且为怕黛玉多心,还要特意进行忤逆、破坏。四、宝玉爱哭。他的眼泪反叛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传统男性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中国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对男女差异有着明确的规定,男人是男子汉大丈夫,是要天生“阳刚”“强劲”的,如果忸怩多情、呈小女儿态则会被人取笑,受到周围人的轻蔑。宝玉是个没有刚性的人。第三十五回,借傅试家派来的两个婆子说宝玉“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到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蹋起来,哪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第六十六回,又借兴儿之口形容:“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时没上没下,大家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不理,他也不责备。因此没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得去。”曹雪芹还重点通过宝玉的哭这个手段来塑造其形象。时至今日,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也仍是“男儿流血流汗不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贾宝玉却反叛了这一角色定位。宝玉爱哭,除去林妹妹外,宝玉是全书中眼泪最多的一个。林黛玉的哭,人们可以从女性阴柔的一面来理解,而对于贾宝玉的哭,则会因为不符合社会性别角色的要求,而受到奚落、嘲笑。如风姐儿和袭人都曾说过宝玉“婆婆妈妈”。第六十六、六十七回写尤三姐儿自尽,柳湘莲看破红尘出家去了。薛蟠去找,没有找到,回来与伙计们喝酒时说道:“不怕你们笑话,我找不着他,还哭了一场呢!”可见,男人哭泣是件让人“笑话”的事情。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贾宝玉共哭了38次,前八十回哭了19次,后四十回也写了他的19次哭。现在,我们将通过哭的一些环境、为何而哭的原因,来发现其中哭泣的规律。宝玉的第一次哭,是在第三回中,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宝玉与黛玉初次见面,因听说林黛玉也没有玉,便顿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起,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也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又说,“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说到底,这还是因为女孩子们而哭,因为自己同这些“水做的人”不一样,而心生不满才哭。第二次哭在第十一回,听秦可卿讲自己“来必熬得过年去呢”时,“他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王熙凤说:“宝兄弟,你也忒婆婆妈妈的了。” 第三次哭,则是话说秦钟已死,宝玉痛哭不已。因死亡而哭泣,在情理之中,全书明确写出宝玉因此而哭泣的,只有两次,即为秦可卿和秦钟,而前者属于宝玉眼中冰清玉洁的女性,后者则是他的密友。再一次与死有关的哭,便是第七十七回中,因梦到晴雯来道别,知晴雯已死,哭醒过来。而到了属于“臭男人”行列的贾敬之死,众人痛哭不已,却未提宝玉。到送殡那天,贾母犹夫大愈,遂留宝玉在家侍奉,可见又少了一次为正理而哭的机会。仅此我们便可以看出,宝玉的哭,多为女性而哭,多为某些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哭的事情而哭。当然,这其中便他落泪最多的,还是林黛玉。第二十二回,因黛玉使小性子,情动而哭泣。第二十八回,又见黛玉“不觉滴下泪来”。第二十九回,再因黛玉面哭;同一回中因听了“不是冤家不聚头”,二人又分别“潸然泪下”。第三十回,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第五十七回中,紫娟唬宝玉说,黛玉要回江南林家,宝玉如头顶响了个焦雷一般,“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却哭不出来,只是发呆。回到房中,“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直到见了紫娟,方嗳呀一声,哭出声来。贾宝玉又哭又闹,还时常“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黛玉已去,便是有人来接。”第六十四回,宝玉去看林黛玉,见她脸上有泪痕,感多病之黛玉,念自己之感情,又恐自己说话造次,“早已滚下泪来”。第四十三回,宝玉进水仙庵,看到泥像,感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不觉滴下泪来。宝玉直将泥塑看成了洛神,而且是一妙龄女性。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花袭人唬宝玉说自己将要被母兄赎回去,“宝玉泪痕满面”。第四十四回,因感念平儿,“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尤甚。”,不觉“尽力落了几滴痛泪。”第五十七回,又为紫娟和黛玉落泪。第五十八回,因思杏树落空枝和岫烟择了夫婿,只管对杏流泪叹息。 第六十九回“寻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尤二姐吞金自杀,“宝玉已早过来陪哭了一场”。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赶走晴雯、芳官等人,宝玉“岂不伤心,便倒在床上也哭起来”。去看晴雯,晴雯病在床上,“因含泪伸手轻轻拉他”。第七十九回,薛蟠娶妻,香菱兴兴头头,“已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贾宝玉为香菱耽心虑后,反惹香菱冷言相待。“宝玉见他这样,便怅然如有所失,呆呆地站了半天,思前想后,不觉滴下泪来。”综上,宝玉只为女儿才哭,又常常为自己与女孩子们间的距离而哭。哭泣在《红楼梦》中成为曹雪芹塑造人宝玉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续四十回中,高鹗明显意识到了曹雪芹对“哭”的运用,因此在这四十回中也写了十九次宝玉的哭,与前八十回的总数相等。但是高鹗写的哭,多是“放声大哭”、“哭得死去活来”、“号啕大哭”等等,而已曹雪芹所写的“滚下泪来”、“滴下泪来”、“流泪叹息”等阴柔的哭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使宝玉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宝玉的好哭,与理想男人形象是极为相左的,而体现出传统女性角色的气质。但正因为这总共三十八次哭,刻划出了一个贾宝玉背弃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重要一面,又与他女孩子一般的性情,与他喜欢同女孩子为伴相符合。 总之,“叛逆”的宝玉形象,给了我们伟大的震憾: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所有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社会性别观念,同样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管制人民的一种手段。贾宝玉的出现,也预示着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定位必将作一次伟大的革新。从这些方面看,曹雪芹真的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作家。  注:①选自舒芜为《红楼梦》写的《前言》。②本文所引《红楼梦》为新华出版社2002年元月第一版。 感谢首先感谢各位老师认真地审阅我的论文,本文多有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尹老师作了精心的指导,提供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参考了一些优秀的参考文献,也在此表示感谢。祝各位工作顺利!开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