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677979
大小:11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0
《试论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ASuzhouInstitution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江苏省阜宁中学姜有荣來源:2009年上半年《试题与研究》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赋分值大,失谋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來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一、不辨古今。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校,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
2、系,乂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杳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完”在古汉语中有“保全”之意,如“完名全节”;而在现代汉语中,“完”有“完结、灭亡”之意,如“完蛋”“完了”等。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止确的解释应为“保全”。二、不知通
3、假。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笫5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止确的一项是()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救济”。如“散家粮以振穷饿”(《后汉书•赵典传》)。成语有“振民育徳”。A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Z字“赈”去解释,而仍按“振”的字而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三、不明活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同、形容词、乞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童动用法,名词川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
4、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诃义,而按字面意思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冇的考生误将"于是速归之”翻译为"于是赶快回家”。其实,该句中的“归”是词类活用,属动词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回家”,中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一句中的“归”也是这种用法。如果考生在翻译“归”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四、不分单双。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
5、,就是两个连用的单咅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禅,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该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和“背弃”;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欺负”,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
6、的实词,绝人多数源于教材,但《全口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人纲》耍求高屮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半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诃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1、形训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捉供了冇益的帮助。如2008年四川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F•确的一项是()D、居一年,入觐,卒于京觐:拜见・“觐”这一实词较为生
7、僻,仅在髙中语文读本《谭嗣同》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至七月,乃扶病入觐。”“觐”读jin,为右形左声的形声字,根据其形旁“见”的含义,加Z“觐”的对象是“皇上”,可以推断出D项“拜见”的鏗义是正确的。再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2该句屮的“颐”是一•个右形左声的形声字,形旁为“页”,自然跟“人头”相关,解释为“脸颊”(“汗交颐”意为“汗水流满了脸颊”)是正确的,成语冇“颐指气使”等。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
8、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