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质概况

贵州地质概况

ID:47657161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17

贵州地质概况_第1页
贵州地质概况_第2页
贵州地质概况_第3页
贵州地质概况_第4页
贵州地质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地质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地质概况贵州位于华南板块,跨上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3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由于漫长地质历史岁月壳幔作用和板块运动,发生了多种地质事件,铸就了贵州复杂纷繁的地质图像,并以“沉积岩王国”、“古生物宝库”著称于世。具有地层发育齐全、碳酸盐岩广布、沉积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丰富、岩浆活动微弱、变质作用单一、薄皮构造典型、地壳相对稳定等特点。(1)地层本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厚约30000m。地层的生物地理区系多样,寒武系至中三叠统以古地中海区生物群为主,次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区生物群;上二叠统则为华夏植物群;三叠系(海相)属特提斯-扬子动物群。地层

2、的组份较为复杂,中元古界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部发育有枕状玄武岩。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以陆源硅质碎屑岩为主兼有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火山岩;震旦系则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及陆源细屑岩。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志留系下统主要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兼夹生物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和下中二叠统均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硅质陆源碎屑岩;上二叠统贵州西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及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东部和南部则为海相碳酸盐岩。中生界扬子区三叠系下统至上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右江区以陆源碎屑浊积岩为主;上统中上部则为陆相硅质碎屑岩;侏罗系至白垩系下统为紫红色

3、碎屑岩;上白垩统则以紫红色粗屑沉积为主。新生界古近系为紫红色砂砾岩;新近系则为含砾泥岩及粘土岩;第四系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砂、泥、砾及钙华等堆积物。(2)岩浆岩贵州的岩浆岩分布较零星且面积不大,但岩类复杂、期次较多。中元古代在梵净山区以海相枕状玄武岩为主,并有同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床,以及末期花岗岩。新元古代早期九万大山区海相玄武岩、同源的镁铁质岩岩墙,以及过铝花岗岩。早古生代中晚期在黔东有偏碱性超镁铁质岩。晚二叠世贵州西部为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同源辉绿岩床。中生代中晚期在黔西南为偏碱性超铁镁质岩。(3)变质岩贵州的变质岩以区域变质岩为主,这些浅变质岩的主体属低绿片岩相,

4、是构成我省中新元古代地层的主要岩类,多为浅变质的硅质陆源碎屑岩和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具有面型层状分布、变质相带宽阔和单相变质等特点。在一些超壳断裂和滑脱构造带的旁侧,出现变质相对较深的动力变质岩;花岗岩侵入体的围岩有接触变质岩。(4)构造贵州表层构造的侏罗山式褶皱为主,属典型的前陆褶皱冲断带。卷入此带的地层为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这类褶皱包括隔槽式、隔档式、疏密波状和箱状等多种褶皱型式。其中以隔槽式最为典型,有一系列紧密向斜和平缓背斜组合而成,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均呈雁行排列。在黔东北、黔北和黔中地区还发育有与褶皱轴向平行的冲断层和斜切轴线的断层。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逆冲

5、断裂带出现飞来峰、构造窗和双重结构及冲断片等。在黔东南新元古界分布区,则发育有NNE和NEE向两组断裂系统,它们彼此相交、联合,构成菱形或矩形块体。这种强弱应变的规律组合,有时出现脆韧性剪切变形带,此乃大规模区域性剪切作用所致。贵州西南部的构造则以NW向为主,走滑、冲断均比较发育,特别是南、北盘江流域三叠系陆源碎屑岩区,褶皱紧密、变形较强。总之,贵州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组合,属典型的薄皮构造,是沿基底剪切滑动的结果,代表了地壳浅部多层次滑脱体系。(5)地壳演化贵州地壳演化可追溯至距今1400Ma的中元古代,即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早期聚合阶段,可能为陆缘环境;中元古

6、末的格林威尔期陆陆碰撞造山及A型俯冲形成超大陆。新元古代初,地壳发生强烈隆升;之后,有类双峰式岩浆作用,超大陆发生裂解,形成裂陷盆地,直至中寒武纪初期。此后由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转化,并有幔源镁铁质岩浆爆发;志留纪末的加里东造山,完成了扬子与华夏两陆块的拼合。泥盆纪至中二叠世为陆内裂陷盆地发展阶段,形成台盆(沟)格局。晚二叠世由于峨眉地幔柱作用,使之隆升,形成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高钛)系,且改变了以往的沉积格局。中三叠纪至早白垩世中期进入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为西太平洋陆-弧造山阶段,即燕山造山作用奠定了贵州构造雏形。新生代以后的特提斯碰撞造山,

7、使我省发生轻微的变形,主要受超碰撞阶段影响,以面型隆升为主,形成当今贵州高原之地貌景观,并仍在继续演化中。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腹地,属于云贵高原的一部份。位于西部特提斯构造域和东部濒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地带,在长达10多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铸就了现今的地质面貌。贵州区域地质的主要特征是:(1)沉积地层发育齐全,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海相地层层序连续。中晚元古代以海相碎屑沉积为主,古生代至晚三叠中期则以海相碳酸盐沉积占优势,晚三叠世晚期以后全为陆相碎屑沉积。地层中富含古生物化石,并赋存有丰富的煤、磷、铝、锰等沉积矿产。(2)沉积岩发育,不仅分布广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