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地质概况

菲律宾地质概况

ID:38805223

大小:128.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9

菲律宾地质概况_第1页
菲律宾地质概况_第2页
菲律宾地质概况_第3页
菲律宾地质概况_第4页
菲律宾地质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菲律宾地质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菲律宾地质概况011113李百蝉20111002986地理位置和特征概括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组成的国家。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岛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多火山,全国有5

2、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全境除少数内陆平原外,仅在沿海零星分布有狭窄平原。各岛屿上的河流短促,最长的吕宋岛卡加延河仅350km长,虽然水流较急,不利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岛屿之间均为浅海,珊瑚礁也较发育。菲律宾群岛东、西两侧为近南北走向的深海沟,其东侧紧临萨马岛和棉兰老岛,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深度达10497m。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米沙鄙群岛以北多台风。月平均气温24-28℃,年雨量2

3、,000-3,500毫米。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森林茂密,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菲律宾资源比较丰富,除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外,拥有53%的林区,各种优质木材资源相当丰富,还有充沛的水力资源、水产资源和地热资源。地层演化历史菲律宾地处太平洋板块西缘,地质演化历史不长,最老地层是石炭系。全国地层基本上可分为前新生界和新生界2大部分,前者分布零星,连续性差,后者发育较好,分布广泛。前新生界主要分布在菲律宾西部地区的巴拉望岛中北部、民都洛岛西部和三宝颜等地,在东部地区吕宋岛的马德雷山、棉兰老岛中央山脉以及比

4、科尔和达沃等地也有出露,其中以巴拉望岛出露的层序较全,最老的石炭系—下二叠统为一套厚层状细碎屑岩系,夹灰岩透镜体,现大多变质为千枚岩、板岩、页岩和片岩,未见底,厚度不详。中二叠统为砾岩、砂岩与灰岩,夹薄层凝灰岩,含牙形虫等化石,与下伏为不整合关系。上二叠统为灰岩,含丰富纺锤虫生物化石,厚数十米,与中二叠统呈整合接触。中三叠统分布较局限,为含放射虫的赤铁矿燧石岩,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常过渡为绿片岩,厚度变化大,与下伏呈不整合关系。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由灰岩、页岩和砂岩组成,厚数十米,与下伏中三叠统呈角度不整合关系。中侏罗统为砂岩、砾岩层,无生

5、物化石,具弱变质,厚度一般为十余米。上侏罗统—白垩系分布较广,特别是在菲律宾中、东部地区,由玄武岩、安山岩、细碧岩夹层状凝灰岩、砂岩和页岩组成,大部分地区己变质为绿片岩,并且在上侏罗统上部和上白垩统顶部常含有蛇绿岩或蛇纹岩及超镁铁质岩。在吕宋的马德雷山和棉兰老岛的迪望达山一带蛇绿岩可延伸至古新统中,但多以逆冲断片形式出现,与地层呈断层不整合关系。大部分地区缺失古近系的古新统,尤其是下古新统,只有在吕宋岛、宿务岛和内格罗斯岛见有出露不全的砾岩、砂岩及凝灰质砂岩。始新统发育较好,但横向变化大。在北部吕宋岛以玄武岩、安山岩为主、夹少量安山质火

6、山碎屑岩和灰岩透镜体,厚度变化较大,而在南部巴拉望、内格罗斯以及三宝颜、迪望达山一带则以砂岩、页岩和灰岩为主。在民都洛岛见有底砾岩,而在巴拉望一带灰岩厚度较大,达数十米,并含生物化石。渐新统除在中部班乃岛、马斯巴特岛、莱特岛东部以及宿务岛北部等地缺失或大部分缺失外,在北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中央山脉等地仍然以火山岩地层主,为中基性火山熔岩与凝灰岩互层,偶夹碎屑岩,其他地区下部以碎屑岩为主,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构成一次沉积旋回,厚数十米,与下伏始新统呈整合接触。新近系发育比较全,相对研究程度也较高,中新统在南部巴拉望至棉兰老一带其下部以碳酸盐

7、岩为主,上部以碎屑岩为主,构成一套海退层序;中部民都洛岛一带以粉砂岩、砂岩、页岩、碳质页岩为主,夹灰岩透镜体和煤层,展现出海陆交互相特点;北部吕宋岛一带基本上以砾岩、砂岩、页岩,夹玄武岩、凝灰岩和少量灰岩,厚度变化大。中新统除巴拉望地区外,其他与下伏多呈不整合接触。上新统主要由砂岩、粉砂岩与薄层灰岩组成,从沉积特征看,其中有2个以上沉积旋回,并且在其中部常含碳质页岩、薄煤层或煤线,底部砾岩发育,最厚可达数十米。部分地区在其底部或下部夹1—2层火山熔岩和凝灰岩。上新统与下伏多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更新统十分发育,从岩石组合可明显分为3种:一是

8、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凝灰岩,厚数米至数十米,分布较广,主要于巴拉望、吕宋岛和棉兰老岛;二是砾岩和砂岩组合,个别夹簿层灰岩,厚度一般仅数米,主要在中部民都洛、班乃岛一带;三是灰岩、礁灰岩,厚度变化大,分布较零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