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

ID:47608179

大小:30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9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3.1998年,清华大学范守善小组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50nm,长度达μm量级的AB㎝2310㎝2310氧化稼半导体一维纳米棒,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50nm=mm=m。4.(09江西)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

2、_____不正确.5.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数据中的准确值是mm,估计值mm。6.在配窗玻璃时,要用分度值是的刻度尺;在测量跑道长度时,应选用分度值是的卷尺.7.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填“偏大”或“偏小”)8.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4次,其结果分别为17.49cm、17.50cm、 17.68cm、17.46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cm.9..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10.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

3、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1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nm=9.6×10-3μm=9.6×10-3μmB.9.6cm=9.6cm×10mm=96m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0dm=0.096m12.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C.细线和刻度尺D.量角器和刻度尺13.(2008·恩施)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

4、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4.(2008·恩施)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B.2mmC.2μmD.2dm15.(09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A.锅身的直径是20cm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D.锅的容积是20

5、cm16.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5678cm17.(2008·株洲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18.关于长度的单位换算,下列四个算式中正确的是             ( )A.12cm=12×(1/100)=0.12m  

6、           B.12cm=12cm×(1/100)=0.12mC.12cm=12cm×(1/100)m=0.12m          D.12cm=12×(1/100)m=0.12m19.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2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只能是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时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

7、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可以避免21指出图中测量长方体长度的三种使用方法中的错误。(a);(b);(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