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44749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4
《政经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数量X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2)率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揭示资本家的剥削m’=m/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掩盖资本家的剥削p’=m/(c+v)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2.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3.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4.利润率与不变资本
2、的节省程度成正比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n/v=m’n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p’=M/(c+v)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产品总额总资本/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W=C+V+M新价值/工人劳动创造新价值=可变资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3、V+M或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V+M)-C全部预付资本G=C+V剩余价值=新价值-可变资本V+M)-V,M=W-(C+V)=VM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M/V利润率=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P’=M/(C+V)利润P=(C+V)P‘利润量=剩余价值量P=M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日价值/工人每小时创造新价值=劳动日-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V/M剩余劳动时间=每个工人每天创造剩余价值/工人每小时创造新价值=劳动日-必要劳动时间=M‘必要劳动时间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
4、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社会价值-商品个别价值超额利润=商品社会价格-商品个别价格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股票价格=股息/利率土地价格=地租/利率(1)地租级差地租=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绝对地租=农产品价值-社会生产价格(2)资本理论资本周转次数n=1年/周转一次花费时间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使用年限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3
5、)社会资本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基本条件:I(v+m)=IIc具体实现条件:I(c+v+m)=Ic+IIcII(c+v+m)=II(v+m)+I(v+m)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首先追加生产资料I(v+m)>IIcI(c+v+m)>Ic+IIc追加消费资料II(c+m–m/x)>I(v+m/x)II(c+v+m)>II(v+m/x)+I(v+m/x)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条件:I(v+△v+m/x)=II(c+△c)具体实现条件:I(c+v+m)=I(c+△c)+II(c+△c)基本原则:a.总量不变,II(c+v+m)=I(v+△v
6、+m/x)+I(v+△v+m/x)b.mm/xc.遇到c加△c;遇到v加△v。总结: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没有△,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都有△。基本实现条件是实现条件中长度最短的,其他实现条件左边都是c+v+m。1、c——不变资本2、v——可变资本3、m——剩余价值4、w——商品5、G——货币6、Pm——生产资料7、A——劳动力8、C/V——资本有机构成9、G`=G+△G(增殖额即剩余价值)10、P——利润11、P ̄——平均利润12、P ̄’——平均利润率1、p`——利润率2、w`——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3、K——成本=C+V4、生产价
7、格=K+P ̄17、商品价值=C+V+M其中C是旧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V+M是新创造的价值。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剩余价值率=m/v利润率=m/c+v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