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ID:47538754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4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_第1页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_第2页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作者:刘茂森(中医法王房寅第37代传承人)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发展历史与中医儿科和推拿学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医推拿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时代,以《黄帝岐伯按摩》为主要标志。而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宋代,以儿科圣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主要标志。中医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发展到相当的水平,相互结合才产生的新型儿科医学。从历史的角度看,小儿推拿经历了明朝以前的史料积累,明朝末年的产生和近现代的发展等三大阶段。中医推拿学在古代称之为按摩,是以手法操作为特点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它

2、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实践。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出现了具有按摩和儿科疾病含义的文字了。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广泛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被后人尊为“医祖”。《史记》中还记载有“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书中记载有用匕周刮痧治疗小儿惊风,这是最早记载中医小儿推拿的文献了。秦汉时期,我国按摩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黄帝内经》中有按摩的产生、适应症、具体方法、治疗机制、按摩人才的选用标准以及按摩

3、工具的记载等等;其中与中医小儿推拿有关的记载有《灵枢·卫气失常》,“十八以下为少,六岁以上为小”。《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双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这是现代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椎桥弓的雏形。《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虫症的方法。两晋南北朝时,按摩手法日渐丰富,手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膏摩法得到系统总结,养生手法形成套路。大医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述了中医小儿推

4、拿中的“抄腹法”和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捏脊法”,前者在小儿推拿中用于小儿急性腹痛,后者在小儿推拿中用于小儿食少、疳积和增强体质;此两法在中医小儿推拿中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两法流传至今。隋唐时期出现官办太医署,按摩成为医学教育四大科目之一,儿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唐六典》中记载,隋代太医署按摩科设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不同级别;唐代完善了太医署制度,将按摩博士和按摩师的官衔确定为“从九品下”,规定了按摩的治疗范围为“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等八大类。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膏摩法,其记载膏

5、摩的适应症有小儿客忤、小儿夜啼、小儿热病、小儿鼻塞不通、小儿腹大且坚、小儿腹胀溢满、以及保健预防等;常用小儿推拿按摩部位有卤门、手足心、腹、心口、脐等。小儿推拿操作手法有摩法、捋法、上下行传等等;唐末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颅卤经》问世。该书提出了小儿“纯阳之体”的理论,阐述小儿脉法及卤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痫、火丹等证治,从而形成了中医儿科的基本轮廓。同一时期,王超的《水镜图说》记述了小儿指纹诊法,开拓了小儿病症诊断新思路。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医成人推拿和中医小儿推拿按摩在手法和穴位上还区别不大,儿科疾病不以小儿推拿为主而以

6、中药汤剂为主。宋代将少小科改称小方脉科,使中医儿科完全独立。北宋钱乙对中医儿科贡献最大,他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气血未实,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宋代已有小儿推拿爪掐法治疗小儿脐风的手法。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寒凉派代表刘河闰提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主清热。攻下派张子和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倡导汗法、吐法、下法等三法,并用“揉脾”法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症。补土派李东垣重视脾胃,提出补土为治。滋阴派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这一时期,虽然各家流派学术

7、思想各异,治疗方法有别,但从不同角度认识小儿生理病理,运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科疾病,促进了中医儿科向纵深发展。中医儿科临床地位的提高和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医小儿推拿学在明朝末期形成了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小儿推拿在这一时期的昌盛,有着深刻的学术及历史背景。中医小儿推拿学是中医推拿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推拿学奠定于秦汉,繁荣昌盛于隋唐,扩展于宋金元,到了明代,推拿理论框架基本构建完备,各种手法和技术相当成熟。随着按摩知识的积累,人们已经发现小儿推拿的生理病理现象可以通过在一定的穴位或

8、部位上点按与抚触来调节。已经归纳出小儿推拿手法的“开达”与“抑遏”之性。已经形成了小儿推拿的“按之则热气至”、“按之则血气散”、“按之则痛止”、“按而收之”、“推而散之”等理论。已经将中医小儿推拿广泛用于小儿的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疗上,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中医小儿推拿尤其是在小儿惊风、腹痛、虫症、食积、疳积、伤乳、发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