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184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08
《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__届)本科毕业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对“次道德”合理性及引导途径的探究9摘要:社会“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活动中。但对于“次道德”的存在,人们持有肯定与否定的不同态度。事实上,人类社会虽然在物质上已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但在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上还是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言,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考虑到社会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不道德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还无法杜绝,所以我们应该在现阶段肯定“次道德”的存在,并从发展社会经济、完善道德理论、从法律角度建立道德奖惩机制等方
2、面对“次道德”做正确引导。关键词:次道德;经济;法律;心理每当论及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时,我们大多从物质生活的变迁着手,很少论及我们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确,人类社会在历经三次科技革命后,物质文明以飞一般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之下,精神文明虽然取得不断完善,但它的发展速度却远远比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所以物质与精神的不协调性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平提出了质疑。而“社会次道德”的存在在近几年又开始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眼球并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研究“次道德”的合理性问题,有助于社会成员形
3、成对“次道德”的基本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唤起社会成员心中的“善”,也是肯定社会转型期道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体现,有助于防止社会道德的极端化走向,同时还会强化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不断地用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总之,“次道德”作为一种道德现象,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讨论的必要性。而且肯定“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建设“法制社会”和“德治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次道德”的含义及表现形式社会“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的一种,事实上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与讨论。“次道德”一词最早是出现于沈贵鹏发表在《当
4、代青年研究》1999年第三期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亚道德试探——兼谈道德转型》一文中,[1]对于“次道德”的理解,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次道德”是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法侵害过程中由中止侵害行为而表现出来的某种道德精神;[2]也有人认为“次道德”是一种在违法利己过程中,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的行为;[3]另外,也有人把“次道德”理解为介于道德优良与道德败坏之间的一种中间道德状态;[4]甚至有人从法律与道德角度出发,将“次道德”理解为是近年来人们在功利观念和现实主义支配下,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所作的一种行为选择,表现为
5、既不违法也不高尚。[5]分析以上四种对“次道德”的理解,本人认为,不应该将实施“次道德”行为的行为主体圈定在违法者身上,因为大部分的不道德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利己的过程中,不一定会违法。所以,应将“次道德”概念的适用范围普及到每一位普通社会成员身上。相对应的,我们就可以把社会“次道德”9比较简单通俗地理解为是某个社会个体在做出某种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时,尽可能减小这种损害程度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次道德”现象自古就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将它的表现形式加以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就是所谓的“盗亦有道”,
6、在古代社会主要是指有很多大盗专门去一些达官贵人的家里面偷窃,偷得的财物都是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老百姓。同样,这种“盗亦有道”在当今社会中也有所表现,比如医疗界,医生收受贿赂这一现象已屡见不鲜,但我们不能排除有些医生收下这些钱并非为了个人享受,而是去帮助那些家里没钱治病的病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些医生的行为,究竟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指人们在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会遵循某种道德规范。举几个“次道德”行为里最普通的例子,小偷窃取他人的财物后,把对自己无用但对被偷者来说十分重要的证件、钥匙等物品如数“奉还”;绑架
7、犯只为谋财,但坚持不“害命”,甚至只是在限制被绑架者人身自由的前提下对人质“照顾”得无微不至;盗版软件或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山寨产品同样有明确的质量保证,还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性服务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等等。相类似的,体育界也存在这种情况的“次道德”现象,黑哨龚建平受贿,但他向索贿单位寄出忏悔信,并退回一部分赃款;现在大家并不陌生的打假球,但为了是观众得到满足,比较高明的作假者会像参加真的比赛一样,搞得轰轰烈烈;还有为国家荣誉而谎报年龄参加比赛的。二、“次道德”存在的合理性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的观念的变化,道德标准开始个性化多元化,
8、社会需要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次道德”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具有历史性,符合人类在利己的同时兼顾他人利益这一正常心理。同时,肯定“次道德”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不健康不正常的人的道德价值的承认和尊重,比如同性恋者。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不道德行为或是违法犯罪行为还不能杜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