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516997
大小:17.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作为家长,我们都深知自己的修养与品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自己的行为与习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的学习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应该畅所欲言,彼此分享家庭教育的收获与辛劳、喜悦与迷茫,从他人身上汲取自己缺失的宝贵经验。很高兴学校搭建了家校和育的平台,希望这里能够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的儿子今年9岁,在**小学就读三年级。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九年的时间似乎太短了,无论成功与失败,目前下结论都为时尚早。况且,不同的人对生命价值观的审定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悖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9至10岁的儿童正好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认知
2、世界的思维类型正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和丈夫都认为良好的专注力是顺利完成转型的利器,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孩子所有好习惯养成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孩子对外界的认知是自觉的、广泛的,然而是表面的、分散的、短暂的,只有那些对他有足够吸引力的事物才能够激发他探求的欲望,让他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达到内心渴望达到的目的。因此,自儿子出生起,他所专注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尽可能地做到不去打搅。记得儿子10个月时,有一天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耍,突然晃晃悠悠地自己站了起来,两只眼睛坚定地看着前方1米远的电视柜。我和丈夫就坐在不远处的餐桌旁,惊诧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3、这可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站立啊!只见他向前伸出胳膊,张开两只小手,然后突然发力,踉跄着扑到电视柜前,紧紧地抓住了柜子凸出的边缘。我不禁惊呼起来,下意识地要冲上前,丈夫及时摁住我的肩膀,示意我不要动。片刻之后,小家伙双手交替扶着柜子,慢慢向我们这边走来。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判断出我们与他的距离的,当他站在离我们1米远处时,他松开了双手,站定,慢慢转身面向我们,我看到他眼睛里的紧张与兴奋,还有不容置疑的坚定。他再一次伸开双臂扑进了我的怀里。这时,他的快乐与满足伴随着咯咯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第一次,我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人体内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孩
4、子认知与探索世界的欲望与能力也让我大吃一惊。而丈夫果断的一摁阻止了我不恰当的参与,否则,孩子会因为我的打搅而失去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从此以后,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当儿子跪在脏兮兮的土地上玩石子时,跪在潮湿的沙子上挖隧道时,甚至趴在地板上看书、画画、写字的时候,紧握着鼠标玩游戏时,只要是在我们提前商定的时间范围内,我从不主动打扰他,包括让他喝水、吃水果、吃药等一切看似合理的事情。我和丈夫在许多场合都发现一个现象,成人的过分关注已经分散了孩子对某件事情或某个行为的注意力,最终使他们难以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说得严重些,成人为了满足自我行动的欲望,正在损害孩子自主发现并建构世
5、界的能力。所以,当有些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总是会告诉他们:是你们的关心和唠叨占用了他(她)行动的时间,使他(她)原本持续的时间变成了碎片,他(她)每一次捡拾时间碎片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当所有时间加在一起超出了他(她)年龄阶段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他(她)的大脑就会变得迟钝,作业就会错误百出,继而产生不可逆转的挫败感。久而久之,这种挫败的感觉不再影响他(她)的情绪,丢弃和捡拾时光变成了一种行为习惯,一种不由自主的注意力分散。12岁以前是培养孩子专注力、养成好习惯的最佳阶段。虽然我们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打搅他,但是,在他刚进入三年级的
6、时候,学习习惯发生了变化,专注力明显不如以前了,经常会在写作业时摆弄桌上的铅笔和橡皮,有时甚至看课外书。一开始,我会提醒他,但几次以后我发现没有一点儿效果。有一次,我和儿子为此吵了起来,我责怪他没有认真写作业,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他则埋怨我不该过分干涉他的事情。冷静下来后,我和他商定了一条规矩:无论作业多少,也无论他是否完成作业,每晚必须在九点钟开始洗漱准备睡觉;如果提前完成了作业,他可以玩电脑游戏,但游戏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并且必须在睡前二十分钟结束;而我则不再干预他的行为。从那以后,他写作业时我尽量回避,即使看到他边写边玩,我也克制自己不说话。有一次他因为拖拉没有按
7、时完成作业,无论他怎么哭闹,我都没有松口。结果,他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就主动起床写作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教训,他学习的好习惯也随着专注力的提高重新建立了起来。目前,我们正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训练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在预先设计好的系统程序中,他会主动要求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不仅提高了他学习的专注力,同时也促使他利用已学知识建立对未知的逻辑关系,达到完全自主学习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