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92257
大小:982.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2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四抢分点三材料比较的两个热点讲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抢分点三 材料比较的两个热点——内容的侧重点与报道角度如何比较内容的侧重点与报道角度 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又有所不同。故而,常常可以就此展开比较。常考的内容是信息异同比较与不同角度比较。解答信息异同比较题,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明确任务,即比较什么样的信息,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人物影响、人物成就、事件背景、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等。对同样的人或事进行报道,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者介绍人物成长经历,或者介绍人物的突出贡献,或者介绍事件的重要意义,或者介绍事件的发
2、展过程。设置题目时可以考查报道的侧重点,可以考查作者的视角变化,还可以考查不同视角下相关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核心提示] 在新闻阅读中,新的考题示例增加了对比分析的题型,涉及两个题目:一是比较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一是比较新闻报道的角度。这两个题目既涉及新闻的内容,又涉及新闻的文体特征、手法,概括性、综合性比较强,又因为是新增加的题型,二轮复习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 突破点一 比较内容的侧重点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题流程]
3、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通读文本,全面把握文本内容。“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圆满完成既定目标这一重大科研成果。“材料二”从出处看,是一则人物通讯,与“材料一”形成补充关系。“材料三”是一则消息,是日本媒体对中国科学研究高速发展情况的评价。第2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设问角度。题目有三个关键词:“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答题要从“不相同”分析。第3步:多点对比,分角度写出答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看对象我国的《人民日报》国外的《自然》杂志日本的《读卖新闻》看深度介绍我
4、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看宽度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规范作答]答案: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评分
5、细则]第一问4分,第二问2分。第一问每小点1分,全对4分。【类题拓展】阅读例题中的非连续性新闻文本,回答问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6、。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解析:C项,无中生有,题目所给的三则材料没有“抢占市场份额”的相关表述。答案:C三个角度比较报道的侧重点1.看对象。非连续性文本所给材料虽然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但不同材料因陈述的角度、作者的观点不同,对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注意选文切入点,看清材料报道的对象;注意选文的题目、出处,看清材料是围绕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展开的。2.看深度。有的新闻材料,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涉及的层面较浅;
7、有的新闻,除新闻事实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有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相关人员的分析评论,涉及层面较深。3.看宽度。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有的仅就某一事件、现象做客观纵向的报道,有的由此及彼,对同类现象和相关事件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如综述类新闻。新闻的宽度不同,侧重点也不相同。 突破点二 比较报道的角度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在写作上有什么不同之处。(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通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材料一”是一篇新闻通讯,报道了国学经
8、典大型交响咏诵会在京举行的情况及意义。“材料二”是一篇针对经典诵读活动的时评,意在阐述文学经典的“必读性”一般会大于社会经典的观点。第2步:看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明确比较的对象;(2)“简要说明”,明确答题的方式;(3)“两则材料在写作上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