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61865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7
《2019语文S版语文一上《共同的家》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语文S版语文一上《共同的家》word教案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5句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第6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首儿童诗,对诗的结构和诵读已有初步的了解。从本课内容看,学生对本课文
2、中所提事物都比较了解,也比较有兴趣,但对“共同的家”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多读多体会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应该爱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练习用“()是()的家”句式说话。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回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思路: 第一,我根据教材特点(句势相同),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句“蓝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然后师
3、生一起学习第二句,巩固学习方法。 第二,放手让学生学习“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而且提出喜欢哪句就学哪句,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最后集体学习最后一句,突破难点。并且练习用“()是()的家”句势说话,分组讨论作诗,延伸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
4、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
5、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 (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6、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
7、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板书: 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学校是乐园》[设计理
8、念]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体验课文的情境,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等九个字,会写“习、有、同”三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自然段。体会学校是乐园。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体会学校是乐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