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58335
大小:35.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1
《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基础性实践活动,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发展,并决定着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和生存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任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复杂性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超越了原有的认识范式,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需要用复杂一动态的理念来看待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变化。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 1.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复杂、动态的变革过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的变革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变革过程,如同迈克尔·富兰的比喻:“好比一次
2、有计划的旅程,和一伙叛变的水手在一只漏水的船上,驶进了没有海图的水域”。“复杂”既源于课堂教学改革过程所涉因素的多样性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种种不确定性、非预期性、非连续性及不可逆性,还源于因素本身的复杂性,诸如课堂中“人”的复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知识本身及其选择传递的复杂性等。“动态”则意味着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涉及各层次主体(包括教育行政人员、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与客体(影响课堂教学的诸要素)持续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主体(主要是教师)富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参与,并克服“原因一结果”的线性思维,用基于系统、整体的视角处理各种动态生成的矛盾和冲突,以应对
3、各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挑战。2.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从某个视角对“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源进行探寻。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如课堂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尽管这些答案无可厚非,但却只注意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外在动因,也就是说,导致课堂教学改革的“点”在课堂教学之外。事实上,这些认识缺少了对课堂教学改革内在动力的关注。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变化仅靠外在压力和强制来推动.其成效是非常有限的。如有学者指出的,“强制性的东西用得越多,变革看起来就更多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
4、的真正目标。”四因此,我们要以复杂一动态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改革的内在动力和内在需求,即以课堂教学本身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正如富兰所言,“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只有我们积极地寻求和面对那些实际上难以解决的真正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对复杂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改革参与者要及时理清真正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但需说明的是,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探寻需要我们克服线性思维,恪守复杂范式,“需要主体扩大视野,拓展问题域,认识到教育问题包含因素和产生的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明晰问题与原因之间的多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问题(整体)
5、与其部分之间的全新的关系,以及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3.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教师课堂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复杂一动态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所具有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改革内容需要结合具体的“境遇”。也就是说,在不同“境遇”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任务是不同的。正如有研究者所言,“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任务。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中,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准确的把握。”就当前社会境遇来说,我国正处
6、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已成为社会主旋律。成为“一种生活的事实”。而社会的各项改革事业也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强调尊重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并以“人的改变”为改革的最终依归。具体到教育领域内,改革已成为学校的一种生存常态,“以学生发展为本”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境遇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内部境遇之中,必然要解决“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习与发展”这一中心问题,而且其改革的最终依归也必然是“学生的发展和改变”,而要实现这一变革目标,教师改变是一个最关键的前提性条件。教师改变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
7、,特别是在当前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已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境遇”下,教师课堂文化转型就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核心是改革传统的教师课堂文化并塑造新的教师课堂文化。二、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不可否认,我国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师生课堂生活质量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如果我们用复杂一动态理念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不难发现在部分实践中仍存在不足:1.改革主体不能从复杂一动态理念的视角认识改革,缺乏对教学道德目标的关注,在行为上表现为急功近利首先,改革主体(涉及教育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