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434247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1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秋天的怀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秋天的怀念》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三组中的第10课,属略读课文。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本组课文的始终,四篇课文就是四首美好情感的赞歌。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二)教材的特点《秋天的怀念》这篇略读课文是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史铁生写的,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因此,学习本文时要紧紧围绕“母爱”,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在“秋天”的
2、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教学重难点: 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 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二、说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母亲为什么总是要带我去看“花”?母亲总是说“要好好儿活”,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所在。三、说教学过程7(一)、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未成曲调先有情。1、激情导入新课史铁生,今年已经54岁了,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他瘫痪在床,行走在轮椅上至今已经33年了,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这
3、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问:你读出了什么?[设计理念]介绍作者的同时也介绍作者的作品,很自然地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大气。巧妙地处理好了“走进文体”和“走出文本”的关系。学生一定会对史铁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后一定会去找史铁生的作品来读的。2、速读梳理,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
4、么?3、教会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要求读出韵味。重点指导朗读好以下几个句子课件出示: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3、……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三个“悄悄地”7,充分体现了慈母的一片爱心,体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通过阅读产生体会,再把自己的体会“送回去”,读出来。这就是有韵味的朗读。(二)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研读爱母情怀。出示句子:“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你能补充没有说完的话
5、吗?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要好好活儿。该怎样好好地活儿呢?课件出示句子: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结合文字,好好地体会,我俩该怎样好好地活。同桌俩个讨论。[设计理念]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灌稻,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文本中,才能知其意,悟其神。母亲知道,苍白的语言不足以平复儿子此时内心的悲伤,所以她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花,看看那些傲霜开放的菊花,她要让儿子知道,失去了双腿不等于失去了一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
6、她要用自己的爱来重新点燃儿子对生活的希望!三、拓展——心有灵犀一点通,思考我们的好好活。师: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对这“好好儿活”又有什么理解呢?母亲去世之后,作者写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课件出示《病隙碎笔》中怀念母亲的文章片段:“7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
7、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病隙碎笔》用《病隙碎笔》中的话,告诉学生,作者对“好好儿活”的理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由教学文本走向课外读物,把学生引向更丰富、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