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835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8
《宋代明州城市市政管理初探【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人文教育宋代明州城市市政管理初探一、材料来源情况笔者首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通过数据库查找相关研究成果如陆敏珍的《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刘小成、陈国灿的《南宋时期两浙城市的市政管理》等来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图书馆或网上找到相关的研究著作如《宁波通史》、《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等,详细书目可参见“参考文献”一节,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梳理。最后,通过图书馆查找原始资料,如《宋元方志丛刊》等,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二、研究历史和现状(一)中国古代城市
2、研究中国城市史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人对于都城、城市的记录和考察,如《洛阳伽蓝记》、《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而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如梁启超发表的《中国都市小史》、《中国之都市》等文。19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大陆学者或对洛阳汉唐城址进行开拓性勘查,对洛阳在汉唐的形制变迁进行研究(阎文儒);或对古代城市兴起与发展进行系统探索,或对近代上海城市功能进行资料梳理和初步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当代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城市史论著量多、面广。如天津的《城市
3、史研究》(1-23辑)、上海的《上海研究论丛》(1-17辑)、《都市文化研究》等。其二,城市史研究基地逐渐形成,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其三,城市志编撰蔚为壮观。主要的城市问题研究有:城市起源、特征与分类研究;从秦汉至宋元城市研究:如《汉代城市研究》与《汉代城市社会》等书;明清城市及江南市镇研究:比较有影响的综合性著作有《明代城市研究》及《明清城市空间的文化探析》等;单体城市、类型城市与区域城市研究:有《近代上海城市研究》、《近代天津城市史》、《近代重庆城市史》、《近代武汉城市史》等
4、。(二)宋代城市研究1、宋代城市发展繁荣情况和新特点:宋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繁荣昌盛,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与前代相比,宋代城市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第一,城市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职能出现多样化,有工商型城市、商业型城市和手工业型城市等三种类型。第二,农村商品经济发达,“草市”逐步演化为商业性集镇。宋代“草市”向集镇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草市大量涌现、草市向商业集镇演变和商业集镇向手工业专业镇转化三个阶段。第三,海外贸易空前发达,港口城市大量出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贸易口岸城市的发展。宋代城市的发展
5、,推动了政府城市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宋代城市管理问题研究状况:宋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期。不仅传统州县城市的发展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各种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发展格局和等级体系。特别是在江南地区,这种城市变革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许多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陈国灿先生的《宋代江南城市研究》是这一方面的研究力作。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做了详细的描述。刘小成、陈国灿认为宋时期,两浙城市普遍建立起较完备的市政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有厢坊制、隅坊(巷)制、厢界
6、街坊(巷)、坊巷制和界坊(巷)制等不同形式;在治安体制方面,府州城市一般实行军巡制,并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县级城市则大多沿用由县尉直接管理的传统模式;在赋役征发方面,城市居民主要承担地税、役钱、和买、身丁钱、夫役、差役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不少城市形成了垃圾清理、沟渠整治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三)宁波城市及其管理研究宁波城市及其管理的研究状况:宁波在唐、宋时称为明州,南宋中期以后称庆元府,位于浙江省东部,背山面海,它是现今浙江省重要的港口城市。陈国灿先生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认为后世所知道的宁波这个城市及其腹地的名字而见之于记录,是从
7、西汉开始的。那时该地那时该地属于会稽郡东边的东缘地区,在宁波市的甬江和余姚江、奉化江的三江汇合点。把它移到今天这个港口城市的位置是公元8世纪的事,此后的近1000年间,它作为长江下游的外港得到不断发展,在成为中国东海沿岸贸易的中心的同时,还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南洋的远距离贸易的中心。在商业管理方面: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以前普遍实行以坊市制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至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麻烦的城市制度,宫崎市定认为,坊制是汉代里制的复活,以治安维持为目的而得以施行。但随着外来民族的汉化,用坊墙来区分空间的制度已丧失其现实必要性,在唐末乱世中逐渐
8、消亡。对于厢坊制的实行城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周宝珠、马继云、于云瀚认为厢坊制普遍实行于各级城市,而刘小成、陈国灿认为厢坊制主要限于府州城市。庆元府城有城内4厢和城外2厢。梁国楹在《略论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