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宋代明州海外贸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介绍明州港口二、明州海外贸易兴起的原因(周百鸣:《商港城市明州兴起原因探析》;张锦鹏:《南宋时期明州港兴盛原因探讨》)三、明州海外贸易的基本情况(重点为高丽)(张伟:《略论明州在宋丽民间贸易中的地位》)四、明州海外贸易的影响(朱爱武:《宋代明州海外贸易发展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海外贸易发展与宋代明州经济结构的变迁》)明州(今浙江宁波市)地处东海之滨,位于奉化江与余姚江会合处的甫江两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沿海贸易港。秦始皇统一六国,“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在明州一带正式建立郸、挪、句章三县,属会稽郡。至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晋将刘牢之为了防御
2、当时的孙恩农民起义军,才第一次在“三江口”(奉化江、余姚江、雨江会合处,今宁波市城区内)筑城。只是一座在战争时期匆促赶成的比较简陋的单纯军事性城堡,尚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在唐初,濒江临海的三江口一带经济开发还很不充分,明州港口城市形成的条件尚不成熟。至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宁波一带再次从越州分离出来,正式建立明州。唐中后期,明州三江口一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兴旺、交通畅达、人口众多的商港重镇。明州(庆元)港城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晋时期姚江之畔的句章港。自唐代明州移治三江口以后,从子城的创建到罗城的扩展再到港城交通设施的完善,经历了一个深刻而
3、久远的城市化过程。在数代地方官民的苦心经营之下,明州逐渐成为浙东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海陆交通枢纽。入宋以后,随着宋代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和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处于南北洋衔接点的明州港城日趋成熟,在国防之责、赋税之出、市舶之重和文化之厚方面尤为突出,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沿海国际性大港之一。明州港兴起的原因:一、港口班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港市的兴起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即港口经济腹地要有足供贸易输出、交换的大量产品。明州港在唐中期后逐渐完备了这一条件。越州地带丝织业繁荣。白居易亦曾作诗称赞越地出产的缭装是“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异彩奇文相隐映,转
4、侧看花花不定”,反映了中唐以后越州一带丝织技艺日趋高超。越州、杭州、明州等生产着种类繁多且花纹各式的丝织品,成为中唐以后明州港的一大贸易货源。明、越州一带还是世界上最早烧制出瓷器的地区,唐代越瓷窑群密布在毗连几十里方圆的林湖、杜湖、白洋湖畔及四周邻县,这些瓷窑的“产品运输大多通过潜运,然后顺江而下,集中到‘三江口’一带,出甫江入东海”。唐中期以后,明、越州的制瓷业不但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且产品质量也极佳。1977年在上林湖畔出土一件晚唐越瓷罐形墓志,墓志铭中刻记墓主人“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证实当时上林湖一带已设置了烧制进贡品的“贡窑”[l1」,而贡窑出产的一种精
5、品就是被唐末陆龟蒙称赞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越瓷”。当时这些贡窑产品除部分上贡朝廷外,其余部分亦往往作贸易用。明州港经济腹地自唐中期后其造纸、印刷业和种茶,制茶业的发展也很快。由上述可见,明州港经济腹地在唐中后期已发展为丝、瓷、纸、茶等大宗热门贸易产品的重要生产区域,这就为明州商港城市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二、交通路雄的开辟和畅通:地理位置:明州港座落于浙江东端,海外交通可向外近距离辐射中国近海海域国家和地区,还可通过流球群岛中转站,远航南洋。隋代开通了大运河,明州港乃可通过余姚江、浙东运河同大运河联贯而衔接江、淮、京、津,成为大运河
6、东南延伸线与东海相联的关键交接点。唐代大运河和南方河流、湖泊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明州港是这个庞大水运网干线的重要一环(物资来源广)。明州港不仅是宋丽、宋日交通之据点,还可以流球群岛为中转站,向南辐射时称南洋或南海诸国的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交界的地区和岛屿国家,这是其它港口不具备的独特区位条件(登州港往北而广州地区、泉州往南)。明州港位于东部沿海和长江水道T型航线交汇点,国外商品可通过长江水道纵深进人到中国内陆腹地市场,国内商品也可经长江水道汇集流转至明州港向外开拓海外市场。宋代,商品经济更加发展,长江水道商品运输也更加繁忙。经济重心的南移包括南宋时期都城的南迁,
7、使得长江这条经济大动脉发挥出了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三,南宋都城杭州这一全国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强力拉动明州港海外贸易的发展。明州港的繁盛时期是在南宋,这与明州位于南宋都城杭州的东南部有重要关系。南宋时,杭州已经是一个人口超过百万、消费能力最强的特大城市了。杭州作为首都,还集聚了规模颇大的一个特殊的有钱阶层,他们由皇室成员、达官贵族,新兴富豪组成,拥有大量财富,是最具实力的奢侈品消费者。明州港作为最为靠近杭州的海外交通港口,成为满足杭州市民对海外舶来品新奇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海外商品来源地。三、基本情况明州是宋代政府特批的对高丽和日本进行贸易往来的唯一一个贸易港
8、口。咸平二年(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