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提斯重排反应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

ID:47353450

大小:69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8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_第1页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_第2页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_第3页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_第4页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库尔提斯重排反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库尔提斯重排反应[编辑](重定向自Curtius重排反应)库尔提斯重排反应(Curtius重排反应)是一个重排反应,首先由库尔提斯(TheodorCurtius)发现,反应中酰基叠氮重排生成异氰酸酯。[1][2]关于此反应的综述参见:[3][4]。产物可与一系列亲核试剂反应:与水作用水解得到胺;[5]与苯甲醇反应生成带有苄氧羰基保护基(Cbz)的胺类;[6]与叔丁醇作用生成带有叔丁氧羰基保护基(Boc)的胺类,用作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7][8]羧酸1可通过与叠氮磷酸二苯酯2反应被转化为酰基叠氮3。[9][10][11][12]目录  [隐

2、藏] ·1 反应机理·2 延伸·3 参考资料·4 参见反应机理[编辑]反应中,酰基叠氮失去氮气生成酰基乃春(氮烯)2,然后烃基迅速迁移,生成产物异氰酸酯3:延伸[编辑]在Curtius重排反应的基础上,Darapasky递降反应(A.Darapsky,1936)以α-氰基酯为原料,通过重排反应生成氨基酸。[13] 参考资料[编辑]1.^ Curtius,T. Ber. 1890, 23,3023.2.^ Curtius,T. J.Prakt.Chem. 1894, 50,275.3.^ Smith,P.A.S. Org.React. 1946,

3、 3,337-449.(Review)4.^ Scriven,E.F.;Turnbull,K.; Chem.Rev. 1988, 88,297-368. Review5.^ Kaiser,C.;Weinstock,J. OrganicSyntheses,Coll.Vol.6,p.910(1988);Vol.51,p.48(1971).Article6.^ Ende,D.J.a.;DeVries,K.M.;Clifford,P.J.;Brenek,S. J.Org.Proc.Res.Dev. 1998, 2,382-392.7.^ Lebel,H

4、.;Leogane,O.; Org.Lett. 2005, 7(19),4107-4110. doi:10.1021/ol051428b8.^ Shioiri,T.;Yamada,S. OrganicSyntheses,Coll.Vol.7,p.206(1990);Vol.62,p.187(1984).Article9.^ Shioiri,T.;Ninomiya,K.;Yamada,S. J.Am.Chem.Soc. 1972, 94,6203-6205.doi:10.1021/ja00772a05210.^ Ninomiya,K.;Shioi

5、ri,T.;Yamada,S. Tetrahedron 1974, 30,2151-2157.11.^ Wolff,O.;Waldvogel,S.R. Synthesis 2004,1303-1305.12.^ Jessup,P.J.;Petty,C.B.;Roos,J.;Overman,L.E. OrganicSyntheses,Coll.Vol.6,p.95(1988);Vol.59,p.1(1979). Article13.^ http://www.chempensoftware.com/reactions/RXN051.htm(重定向自

6、贝克曼重排)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nrearrangement)是一个由酸催化的重排反应,反应物肟在酸的催化作用下重排为酰胺。若起始物为环肟,产物则为内酰胺。此反应是由德国化学家恩斯特·奥托·贝克曼发现并由此得名[1][2][3]。试例反应[4]的反应物为环己酮并生成己内酰胺。因为己内酰胺是制造尼龙6的重要原料,所以此反应也是贝克曼重排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贝克曼溶剂被广泛用来催化重排反应,其实际成分为乙酸,盐酸和乙酸酐。也可以其他种类的酸催化,例如硫酸和多磷酸。在实际工业制造酰胺的流程中,通常使用的是硫酸,因为用氨进行中和处理后可以得到

7、硫酸铵,后者是一种重要的化肥,能为土壤提供氮和硫。目录  [隐藏] ·1 反应机理·2 氰尿酰氯辅助贝克曼反应·3 异常贝克曼重排反应·4 参见·5 外部链接·6 参考文献反应机理[编辑]根据推测,贝克曼重排的反应机理首先是烷基的迁移并推走羟基形成腈基基团,接下来该中间体被水解,形成产物酰胺。反应式如下:在一个研究中[5],研究者使用电脑模拟丙酮肟在贝克曼溶剂中的重排反应,并考虑到了溶剂分子和取代物的影响。模拟表明,有三个乙酸分子和一个质子(以氧鎓的形式存在)参与了反应。形成亚胺中间体后(σ配合物),甲基通过协同反应迁徙到氮上,并推走羟基。羟基

8、中氧原子受到三个乙酸分子的稳定。接下来,一分子水进攻亲电的碳原子,其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乙酸接收,生成的中间体为N-甲基乙酰氨酸,其中氧原子为四配位。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