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349932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孩子们的花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孩子们的花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朗读“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深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指导朗读“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深刻理解孩子们为什么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夏天到了,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们喜欢花吗?假如你在路上看见盛开的鲜花,你会不会把它摘下来?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在他上学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花,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23《孩子们的花》。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先标出自然段。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1.自读。要求:边读边勾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2.指生读课文,正音。要求: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跟读,之后进行评价。 3.同桌检查读课文。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
3、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4.检查生字词语。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字组词。 5.再读课文,在认识了词语了之后,你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更熟了,自己试一试。 6.说一说这篇文章都有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作业 小本本积累:形近字挑——跳午——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小男孩和园丁的故事《孩子们的花》。 二、理解课文 1.指名大声朗读课文。 2.在文中找一找你读懂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如:“枯萎”,就是花
4、死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整体感知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男孩想折花,园丁告诉他:“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小男孩把花留在花园里,结果许多小朋友也来选花,也都愿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 4.孩子们为什么愿意把花留在花园里?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交流。(要是你现在折它,它很快就会枯萎。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枯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5.教师范读,想一想,园丁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不想让孩子们
5、折花)假如你是园丁,当男孩提出折花的要求时,你会怎么说?(学生自己谈)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小男孩偷偷把花折掉) 6.通过园丁的做法,你觉得园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解、尊重人) 7.通过你的体会,再试着读出园丁说的这句话。 三、分角色读课文。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篇文。一个同学读小男孩,一个同学读园丁,其它同学读独白。 四、拓展训练 假如你是花园里的一朵花,小男孩同意把花留在这儿,你想对这些他说点什么?写在小本本上。 五、指导书写 “孩”先写子字旁儿,第三笔是“提”;再写“亥”,笔顺是:
6、 “园”全包围结构,先写左中右边框,然后写里边的“元”最后写下边封口的一横。 “办”独体字,先写“力”,再依次写左点和右点。 “午”独体字,和“牛”字作比较书写。 六、作业 1.小本本 2.生字一个三遍,写在注音本上。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1教学反思语文A版《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
7、深奥的道理。本着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
8、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