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

ID:47335386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_第1页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_第2页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_第3页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_第4页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作者信息姓名杨丽电话15120545906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邮件1047580850@qq.com单位和政县宋家沟小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部新审定的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教材41页的例6。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一样,本单元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

2、决问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解决问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

3、学生思维的广度。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做工问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且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并掌握检验的方法。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尝试、创新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教学课件使用PowerPoint演

4、示文稿,课件的展示用于每个环节。第一环节的复习导入,通过课件展示解方程习题和与例题有关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可以节省板书书写的时间。第二环节的知识新授,首先在阅读理解部分使用情境图,可以使学生在视觉上起到冲击作用,便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其次再分析解答中,通过课件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尝试画图表示题意,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由此,使学生深入理解题意,了解此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

5、、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引导说一说,练一练课件出示三个数量关系式讲授引导、组织学生、帮助归纳总结独立探索、合作探索课件出示情境图、分析过程、解题过程、线段图展示训练出示定位练习尝试独立完成出示练习题训练同桌互编题相互解答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课教学是为教与学方式的创新所做的支持,对小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新知就是一种再创造。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

6、该环节主要复习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为新知的探究铺路搭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1、解方程2、出示与例题有关的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学生练习后,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用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第一层次:独立探索出示例后,激励: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开始行动吧!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并理清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第二层次:合作探索在学生理清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后,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是这

7、道题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画图表示题意,找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该环节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只有让学生深入理解题意,了解此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把握题中所含的数量关系,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我如此设计,正基于此。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调整的能力。第三层次:回顾与反思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提升认识练习的设计要把基础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发展思维,形成技能的目标。在此环节我设计了如下练

8、习:1、定位练习。仿照例6出示类似的两道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读题,画图,深入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强化难点,形成技能。2、提高题:同来互相编题,互相解答。通过以上练习,促使学生将新的知识溶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第四个环节课堂作业反馈信息完成课本练习九第3、4、5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